王维东:构建氟硅膜氢产业新格局

downLoad-20220126095657.jpg

  他躬耕于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领域,是东岳氟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开疆拓土的先锋官,30年来主导了绿色环保制冷剂、有机氟材料、有机硅材料等项目的上马建设和运营,将东岳打造成拥有氟、硅、膜、氢四大支柱的现代化产业园。

  他对标国际先进安全管理理念,带领企业建设信息化智能化工厂,整合供应链提升一体化运行效率,使其成为首批国家氟化工智能工厂试点示范单位,并被认定为2019年度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他率领团队坚持科技创新,在氟硅材料、氯碱离子膜、燃料电池膜等方面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化规模生产,曾获评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

  他就是东岳集团总裁、东岳硅材董事长王维东。

  首创国内氟硅“不分家”园区

  1992年,王维东进入东岳化工公司任副总经理。当时东岳正处于发展初期,只有氟化氢1个产品。那个年代,冰箱空调开始普及,市场对于制冷剂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量,东岳氟化氢的下游产品正是制冷剂R22。在王维东的建议下,公司审时度势于1993年初上马年产3000吨R22项目,这是王维东参与建设的第一个项目。

  当时没有项目建设和管理经验,没有技术人员。为了建设这一项目,王维东带领技术和项目团队四处查找资料,反复实验,先后克服了技术工艺复杂、建设经验和人员不足等困难,使公司第一台反应釜在1993年5月1日顺利投产,产品逐步打入春兰、美的、格力等空调企业,开启了东岳发展的新纪元。

  为适应市场对制冷剂的环保要求,王维东作为绿色制冷剂研发负责人与清华大学合作,先后研发了R415B、R418A、R425A等系列绿色环保制冷剂产品。该系列产品作为国内首个环保制冷剂产品,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1999年A类国家重点推广实用环保技术,2000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被环保总局列入首批ODS替代品目录中。

  如今,东岳新型环保制冷剂已经达到五大类32个品种,年产能40万吨,总生产能力世界第一,产品从替代CFCs到替代HCFCs,再到替代HFCs,得到客户高度认可。

  “王维东主导了东岳绿色制冷剂项目的建设和开发,从此奠定了东岳成为全球制冷剂主要生产供应商的地位。”东岳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宏说。

downLoad-20220126095728.jpg

王维东(后排右二)在生产一线指导信息提升和生产运行工作。

  当制冷剂产品在市场站稳脚跟后,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原材料和能源资源配套成为摆在王维东面前的新难题。为实现原料自给和产物综合利用,2003年,东岳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甲烷氯化物、12万吨离子膜烧碱、10万千瓦热电三大项目。王维东担任氟硅公司总经理,同时兼任三大项目建设总指挥。2004年11月12日,氟硅热电厂一次并网发电成功,随后氯碱、氯甲烷项目相继投入生产,实现了相关配套的一体化。

  东岳甲烷氯化物装置生产的一氯甲烷在满足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生产原料需求,进而生产R32和R22等制冷剂的同时,多余的一氯甲烷还可作为有机硅生产的原材料。而有机硅材料作为具有优异综合特性的一类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及国家战略产业领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和“科技催化剂”,是国家战略性产业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配套材料,在国家现代化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上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深谙化工生产工艺的王维东提出,上马有机硅项目,在实现循环经济本质要求的同时,更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东岳的积极贡献。2006年7月7日,被列为山东省重点工程项目的年产30万吨有机硅项目奠基仪式举行,王维东再一次负责有机硅公司的指挥筹建和运营管理。经过近11个月的建设,2007年10月16日,有机硅项目竣工并通过验收。通过近1个月的单机和联动试车,2007年11月25日产出第一批优质终端产品——99.9%高纯度有机硅单体(DMC),标志着有机硅项目成功建成。

  至此,东岳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氟硅“不分家”的产业园区。更重要的是在一个又一个项目建设中,王维东带领团队,本着技术过硬、沉着冷静、精心操作、万无一失的指导思想,以盯上、靠上、摽上、豁上、赶上的“五上”精神,凭着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东岳精神和雷厉风行、马上就办的东岳作风,打造出一支有战必胜的“东岳铁军”。

  率先产业化氢能质子膜

  2009年9月22日,历经8年科技攻关,东岳氯碱离子膜成功下线,彻底结束了我国氯碱工业受制于人的历史。国产氯碱离子膜的问世,让中国氯碱行业从此有了“中国芯”。这是东岳为祖国和民族作出的里程碑式的贡献,这种离子膜因此被称为 “争气膜”。

  在持续改进氯碱离子膜性能的同时,东岳还瞄准了燃料电池汽车的“芯片”——高性能燃料电池质子膜。在此前研发攻关的基础上,2013年11月27日,东岳与奔驰福特合资公司(AFCC)举行联合开发车用燃料电池膜签约仪式,旨在进一步提高东岳燃料电池膜的技术水平,加快推动世界清洁新能源燃料电池车产业化进程。

  “这些科技创新的积淀,成为东岳进军新能源和氢能领域的最大底气。为进一步推动质子膜的规模化应用,2017年12月,东岳未来氢能公司正式成立。至此,东岳已经走在了氢能关键材料技术的世界前沿。”如今回头看,王维东备感欣慰。

  2020年11月18日,东岳150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生产线一期工程及配套项目投产。这是国内首套连续化制膜生产线,采用了专门针对全氟磺酸质子膜特点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技术,以全氟磺酸树脂为原料,专注于氢能产业为关键材料制备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干勇曾由衷地评价,东岳150万平方米的质子交换膜生产线投产,这是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燃料电池最核心的材料——质子交换膜,它的规模化能力达到了世界级水平,这将有力地支持氢能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downLoad-20220126095723.jpg

王维东(中)陪同宁德时代采购主管参观公司技术技术示范中心。

  “双碳”目标下,氢能以其不可阻挡之势,正在开启一个能源新时代。应用方面,在王维东的大力推动下,东岳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龙头企业巴拉德、亿华通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国内50多家氢燃料电池汽车及其配套企业签订合作意向。燃料电池膜推广应用3.3万平方米,装配东岳燃料电池质子膜的商业车辆运行里程超过800万千米;水电解制氢膜、液流电池储能膜已在赛克赛斯、国电投等企业批量化应用,形成了如火如荼的氢能应用新场景。2021年8月至今,东岳已经成为同时参与五部委推出的京津冀和上海、广东、河北、河南等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质子膜合作的唯一企业。东岳作为科技部氢进万家综合示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氢能园区关键技术集成及示范项目,使用东岳PEM和AEM电解水制氢膜,使工业余氢发电与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技术耦合,将在全国率先实现园区氢能多场景示范应用。

  “同时,东岳未来氢能公司也入选公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此外,东岳自主开发的PEM电解水制氢膜、液流电池储能膜、光伏背板膜用和电池级PVDF成为新能源革命的关键材料,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应用于宁德时代、比亚迪、塞克塞斯等国内新能源头部企业。”说起东岳未来氢能公司的发展成就,王维东如数家珍。

  就这样,从单一的氟化氢产品,到完整的氟、硅、膜、氢全产业链条,一个个项目的建设落地,构建起东岳全新的“氟硅膜氢”产业版图。作为经历者和见证者,王维东说:“顺应时代潮流,满足人民需求,解决国家科技难题,研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无论路再难再曲折,我们都会坚定不移地做好这件事。”

  对标一流实现管理新突破

  全球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技术不断提升,让东岳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2015年,王维东被东岳集团董事会聘任为总裁,全面负起了整个东岳的运营管理责任。他开始带领公司全面展开对标学习先进企业,从企业管理、科技创新、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各方面不断突破。

  此时,王维东提出了强化内部管理、创造发展环境、努力打造智能制造新引擎的发展目标,并开始对标学习台塑、宝钢、万华、中石油、大金、杜邦、约克、江森自控等世界先进企业,开始了一场管理的革命,同时以抓关键点建设智能化管控中心为工作重点,不断拉动全局信息化提升,推进企业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升级和各个领域的管理水平提升。

  通过对标学习,王维东摒弃落后管理理念,实行集团“三总处”和公司“五部三中心”的扁平化、精简化、高效化架构,精简掉了56%以上的机构。大面积合并生产单元,引入智能化生产控制系统,让效率、质量、环保、安全大幅提升改善,一线用工减少30%。针对老旧生产装置多的问题,他大量增加智能装备,大刀阔斧地全面实施装置智能化改造。

  比如,导入杜邦安全管理理念,全面实施创新管理,以提升集团本质安全为主线,用创新的思维推动安全管理创新、环保管理创新、职业卫生管理创新等,打造了一个更加安全、绿色、健康的东岳。

  再比如,持续对标台塑,以自动化信息化管控异常,以提高效率为主线,提升标准化,建设信息化、智能化的工厂,作为氟化工企业的代表,跻身为2016年国家氟化工智能工厂试点示范单位。2019年11月,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入选第四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王维东还通过整合东岳供应链提高了企业一体化运行效率,采购满意程度、库存管理水平、客户满意度都实现大幅度改善,集团资产回报率、营收增长率等主要指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集团的效益实现三连超、三连增,员工的薪酬待遇也有了大幅度提升,地方财税贡献连续多年位居淄博市前列。

  2021年,王维东将合规管理作为百年大计的置顶工作,与全国排名第一的合规机构北京新世纪研究所王志乐团队合作,实施为期3年的合规管理系统工程。东岳突出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规范、知识产权与商秘保护、国内外法律与竞争风险规避、安全环保应急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等十大重点,通过全面完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通过对风险点的全面梳理与控制,通过合规文化和全员合规培训体系的建立,让合规管理成为东岳新时期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在王维东及管理团队的带动下, 2021年,东岳实现了创建34年历史上效益最好的一年。

downLoad-20220126095718.jpg

王维东(右二)在氯甲烷一期投产现场。

  目标锚定千亿氟硅产业园

  2021年是东岳的项目建设年,也是王维东格外充实忙碌的一年。

  东岳投资148亿元的沿链聚合、集群发展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包括东岳硅材IPO募投项目——年产30万吨有机硅及20万吨深加工项目,新型制冷剂、高端含氟聚合物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等。2021年12月31日,受锂电池汽车行业关注的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新建万吨高端PVDF项目在东岳园区开工奠基。

  东岳历史上建设规模最大、一次性使用募投资金投资最大的有机硅年产30万吨单体及20万吨下游产品深加工项目,经过18个月艰苦建设,于2021年12月31日全面试生产。该项目拥有国内外最先进的有机硅及下游深加工技术,单套装置设计产能国内第一。按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绿色化工的原则设计,建设全球行业一流的现代化工厂、智能化工厂和绿色工厂。投产后,公司有机硅装置年生产规模达到60万吨,产品达到五大类300个产品牌号,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厂之一,并将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硅材料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

downLoad-20220126095651.jpg

  王维东说:“这几个重点项目的建设与以往滚动发展不同,东岳发掘资本的力量,形成了‘实业+资本’发展新模式。东岳硅材的成功上市及启动未来氢能IPO和三轮上市前融资,分别募集资金20.7亿元和6.15亿元,完全满足了2家企业的项目发展需求。为满足高端PTFE和PVDF市场需求,2021年9月1日,东岳在香港资本市场成功增发新股募集资金33.35亿港币,企业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

  30年来,怀着实干兴业的朴素理想,王维东主导建设了数十个环保制冷剂、新材料、新能源材料项目,让东岳从一个只有氟化氢单一产品的乡镇企业,发展成为拥有“氟硅膜氢”四大支柱产业的现代化产业园。这些项目成为东岳进一步发展的硬核支撑,一个结构更优、品级更高、配套更全、循环生态的氟、硅、膜、氢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业群正在形成。

  “‘十四五’期间,东岳将聚焦氟、硅、膜、氢四大主业进行战略布局,坚持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自循环、自进化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科技创新为根本动力,以‘621’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项目+资本+团队’的合伙人发展平台凝聚资源释放活力,以满足广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根本目的,朝着建设千亿级氟硅材料产业园区的目标奋进。”谈到未来,王维东信心满满。

  (图片由康泰森、于超提供)

相关推荐

2024石油和化工行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峰会暨《中国化工报》战略合作伙伴第二十次年会举行

石化行业必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抓住新一轮政策机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以石化行业的锐意进取和实干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添砖加瓦。

2024-11-23     中化新网

商务部印发《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

商务部近日印发的《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21日对外发布。  政策措施包括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加大对外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优化跨境贸易结算;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扩大特色农产....

2024-11-22     中化新网

2024江西企业100强榜单出炉

11月20日,江西省企业联合会、江西省企业家协会在南昌发布了“2024江西企业100强”“2024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50强”榜单。在百强企业榜单中,铜硫化工龙头企业——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553...

2024-11-21     中化新网

国家能源局:10月份核发绿证12.32亿个

国家能源局11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0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2.32亿个。其中,风电5.30亿个,占43.01%;太阳能发电1.97亿个,占16.02%;常规水电3.92亿个,占31....

2024-11-21     中化新网

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新规

工业和信息化部20日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简称《规范条件》)和《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提出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

2024-11-21     中化新网

《山东省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11月15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向社会公开征求有关《山东省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或建议。《方案》提出,到2027年,山东省精细化工产业营业收...

2024-11-20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