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成立

中化新网讯 3月31日,复旦大学可信具身智能研究院揭牌。面向具身智能的未来发展,研究院将重点关注基础模型、数据引擎、具身交互、本体研制、可信机制五大方向。

“这一创新平台的诞生是复旦大学推动科技创新、深化学科交叉、服务社会发展的主动作为,是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人工智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实践。”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致辞表示。

“我们将围绕领域重要问题开展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攻关,形成创新高峰、打造人才高地,并通过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推动技术落地。”复旦大学副校长姜育刚用“3H平方”概括可信具身智能的愿景,即Head-Hand-Heart,头脑智慧、操作灵巧、心地善良;Helpful-Honest-Harmless,有用、诚实、无害。

据了解,该研究院将打出“跨学科攻坚+产学研联动”的“组合拳”,从源头设计构建具备物理身体、能与现实世界交互、安全可信的智能系统。此外,研究院将构建从基础理论到技术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与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加速技术转化,赋能产业发展,助推智能社会的未来变革。

研究院揭牌现场发布了3个代表性成果。一是研究院视觉与语言团队联合构建的多模态具身模型,该成果有望突破具身模型的交互瓶颈。二是聚焦具身智能体的核心能力,发布细粒度时空描述数据集和大规模复杂任务操作数据集。两个数据集不仅能提升具身智能体的感知与执行能力,也将成为不同技术路径的“试金石”。三是可信人工智能开放社区平台OpenTAI,通过联合多国研究机构整合相关领域的数据集、评测基准和主流算法,共同推进可信人工智能,进而保障在具身智能场景下智能体的行为安全可信。

此外,复旦大学携手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富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优复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共同建设的4个校企联合实验室集体亮相,以对接行业需求、推动具身智能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结合。例如,聚焦先进制造场景,与宝信合作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将针对钢铁厂车间高温、水汽、粉尘弥漫的特殊环境,开发具备耐高温抗干扰特性、能完成复杂环境生产操作的智能机器人。

相关推荐

我首套3千米级海管应急回收装置投用

7月18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发布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3000米级超深水海管应急回收装置实现首次应用,设备整体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5-07-23     中国化工报

海辰化学数字化交付平台项目启动

近日,由中国化学天辰公司总承包的福建海辰化学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己二腈及原料配套项目数字化交付平台建设与实施项目启动暨工作部署会召开。

2025-07-23     中国化工报

北京加速推动AI赋能科学研究

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印发《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2025-07-23     中国化工报

石化化工首部数字化转型评估标准发布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由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秘书处牵头组织60余家企事业单位编制的行业标准《石化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HG/T6346—2025)于...

2025-07-23     中国化工报

山东新增354家先进级智能工厂

日前,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开展的2025年山东省先进级(省级)智能工厂、智能制造优秀场景评定发布,经企业申报、地市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程序,确定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浪潮信息)等...

2025-07-23     中国化工报

中沙古雷乙烯项目首批进口设备进场

7月12日,中沙古雷乙烯项目首批进口设备运抵古雷石化园区施工现场。据福建中沙石化有限公司仓储物流经理周传友介绍,目前项目土建框架已基本完成,随着设备陆续进场,项目将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高峰期。

2025-07-23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