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农化巨头科迪华公司正考虑分拆为独立的种子业务和作物保护业务公司。据称,科迪华可能很快公布计划,前提是谈判最后一刻未出现变数。
当前,农化企业正面临去库存压力和价格竞争挑战,正在重塑全球市场格局并挤压行业利润空间。今年6月,科迪华CEO查克·马格罗在沃尔夫研究第二届未来材料大会上坦言,过去两年公司作物保护业务表现“乏善可陈”,主因系库存调整和价格竞争。“我们不会粉饰现实,这两年整个行业都很艰难。”他同时指出,随着库存趋于稳定、主要农业市场需求复苏预期增强以及公司自救措施见效,2025年下半年业绩虽难言亮眼但有望改善。马格罗表示,2025年形势明显优于2024和2023年,渠道运转基本恢复正常。但他同时指出,美国农作物价格疲软正侵蚀部分利润空间。
科迪华于2023年3月剥离其草甘膦塬药业务。2024年财报显示,其作物保护业务运营EBITDA同比下降7%至13亿美元,销售额下降5%至74亿美元;种子业务运营EBITDA同比增长5%达22亿美元,销售额95亿美元,同比增长1%。
近日,日本清洁燃料氨协会顾问村木茂表示,受全球能源转型进程放缓影响,到2030年日本低碳或“清洁”氨的年进口量预计低于200万吨。
近日,加拿大联邦政府宣布,将LNGCanada项目二期扩建工程列为该国五大重点能源项目之一,旨在实现加拿大能源出口多元化,打造传统能源与清洁能源强国。
近日,在新加坡举行的2025年亚太石油大会(APPEC)上,来自标普全球的分析师表示,亚洲烯烃市场的供应过剩状况可能需3至4年才能缓解,新增产能投资也在放缓。
9月11日,国际能源署(IEA)表示,鉴于OPEC+成员国的进一步增产,以及非OPEC+国家供应的增加,预计今年全球石油供应的增长速度将快于预期。IEA还表示,2026年石油供应过剩可能会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