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9月10日,《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2.0》(以下简称《伙伴计划 2.0》)发布。
据了解,《伙伴计划 2.0》旨在构建AI生态协同新范式,坚持以“模型、算力、数据、应用和投资”五类伙伴作为核心参与方,秉持开放申请、综合评估、动态进出的原则,保持伙伴成员的创新活力。同时,《伙伴计划 2.0》还提出了建设“1+10+X”能力体系。
其中,“1”即聚焦产业供需对接这一核心任务,构建超大规模案例集、形成动态更新的场景线索清单、建立供需对接跟踪反馈机制、发起城市行活动、启动人工智能产品体验计划以及配套支持措施等六方面内容,首批入库案例覆盖了15个行业的近200个案例,后续将通过伙伴计划平台陆续开放。
“10”是指芯模适配等10项能力工程,涵盖芯模适配、算力供给、数据服务、基金投资、企业出海、开源生态、安全治理、创新联动、Agent生态和标准制定等十大类能力。将围绕企业的全生命周期需求开展工作,全方位赋能产业生态建设。
“X”是伙伴计划能力推广X矩阵,涵盖能力空间、示范场域和赛会平台等三类具体形态。能力空间作为线下服务空间,将展示企业产品及服务能力,提供供需对接组织和洽谈场所;示范场域将系统性地验证迭代人工智能应用能力;赛会平台将组织开展伙伴计划标杆案例推广。首批案例包括海淀—集智未来、AI北纬社区,经开区—机器人产业园,朝阳—AIGC产业基地,西城—北京坊,大兴—出海基地等6个能力空间。
9月25日-26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创新大会上了解到,数智化转型已成为推动工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多家工程设计公司将数智化转型纳入战略部署。
从传统的单一制造迈向智能化的协同生产,当生产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大国工匠是否依然不可或缺?高技能人才又将如何赋能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在9月23日举行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上,与会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