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气田开发成本健康“瘦身”

今年以来,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狠抓源头降本、强化采购降本、深耕技术降本,坚定走好气田低成本、高效益开发之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气田焦石坝老区开发成本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

狠抓源头降本,人人管好“账本子”

焦页83-1HF井、焦页83-2HF井等9口气井产水量高,治理难度大,措施费投入与产出“性价比”不高,技术人员通过效益论证后,对这9口井暂缓实施治理。

“好钢用在刀刃上,有钱花在点子上”是公司一贯坚持的投资策略,公司牢牢抓住投资管理这一“牛鼻子”,认真落实增量效益回报机制,优化投资结构,突出效益回报,从源头上提质降本增效。

公司抓住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的结合点,建立起“技术+经营”双论证制度,深化定期分区经营分析机制和稳产上产措施对比分析机制。从事开发的技术人员拨起“算盘”盯井位,当起了“账房先生”,管着“钱袋子”的计划、财务部门对照产能建设方案,可研究性报告等,谋划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上上下下都将“账本子”管得很紧。

公司持续推进项目排队优选,将资金优先用于有回报、有效益的生产项目上,让有限资金发挥更大作用;而对于低回报、无效益的生产项目,则少投资或不投资。在白马区块焦页163号平台的部署中,需要修建11公里长的集气支线,由于管线要穿越悬崖,投资成本高,加上后期开发难度大,公司反复讨证,暂缓实施了这一建设项目。今年,复兴区块5口探井的电网接入项目中,公司和国电公司不断沟通协调,优化线路,节约电网建设投资147万元。

“算好‘资金账’,才能多收‘三五斗’。我们必须把节约的算盘打精打细,花好每一分钱。”公司计划管理部主管罗西丹说。

强化采购降本,时时拨响“算珠子”

6月,公司供应部门一次性招标采购了一批油套管,不但提前锁定资源,相比总部发布的招标价格,节约采购资金1300万元。

今年以来,公司根据产建任务重、所需生产物资众多的特点,强化采购降本,采取集中化采购、避峰就谷采购、避免独家采购等措施,时时拨响“算珠子”,努力降低采购成本。

公司供应部门按照一体化生产“大运行”模式,与公司各部门通力合作,加大沟通交流力度,大力开展集中化采购,今年将全可溶桥塞纳入集中化采购范围,通过招标集中采购,使桥塞全部实施甲供,相比原采购价格下降49.1%。

供应部门还结合公司不同部门的物资需求,集中招标降低采购成本。公司地面项目部和采气工程部均各提报了2万平方米的方孔网物资需求计划,供应部门整合资源,合并同类项,一次性招标采购4万平方米的方孔网,降价幅度达到了49.85%。

供应部门将复兴区块未来14个站点的设备需求进行“打包”招标,吸引15家供应商参与竞争,一次招标成功,节约釆购资金2100多万元。

在集中化采购中,供应部门还有更创新的做法,他们推进跨企业联合采购,打破企业内部招标方式,与西南油气分公司、普光气田联合采购常用型采气井口设备,通过跨企业联合招标,常用型采气井口相比前期招标价格下降比例达31.68%。

“集中化采购就像上拼多多买东西一样,拼着买更便宜。”供应部门负责人说。

深耕技术降本,个个用好“钱耙子”

技术创新和优化是工程降本的有效手段,公司联合科研、施工单位,不断强化技术改进,每个人都用好“钱耙子”, 努力降低开发成本。

钻井工程技术人员本着“没有效益的进尺一米不要”的原则,细算优化账,不断优化井身结构,针对常规井型,他们研究气田主体区块地层条件,取消部分气井导管,提高技术套管下入深度,将复兴区块由三开制优化为二开制,单井平均减少费用约35万元。

他们积极开展“瘦身井”开发工艺探索,因井施策,针对3500米以内和3500米以上的不同井深,采取两套“瘦身”方案,积极为井筒“减肥”,有效提高了机械钻速,降低了钻机能耗,减少钻井套管用量,同时大幅减少钻屑产生量和处理量,单井可节约钻井综合成本320多万元。

在压裂工程降本上,技术人员更是开动脑筋、妙招频出,公司全面推广低成本入井材料,规模化应用国产井下工具,压裂液、支撑剂、暂堵剂、桥塞、趾端滑套等,都是经过多轮次的工艺适用性和降成本改造,用价格低、性能相当的入井材料及国产工具替代高价格材料和进口工具,单井压裂费用大幅下降。

在焦页107号、85号扩平台压裂过程中,公司积极推进一体化变粘乳液压裂液技术改进,通过将浓缩乳剂压裂液直接泵入混砂车,无需提前配制压裂液,实现压裂液全程在线混配、即配即用,减少1套配液车组和1个配液班组的操作人员,每立方米配液费降低15元,单井可节约配液费数十万元。

“在工程降本上,我们还有更多的‘铜板’可抠。”公司总工程师李远照兴奋地说。

关键字:开发成本 “瘦身”
相关推荐

全国人大代表建言:多能互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油气是战略资源,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目前,油气勘探开发主阵地逐步向“两深一非一老”领域转变,新增油气探明储量主要集中在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致密油气、页岩油气、海域等领域,勘探开发成本高。在此...

2025-03-10     中国化工报

甘肃能化拟发行20亿元公司债券

  2月17日,甘肃能化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为适应公司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甘肃能化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0亿元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偿还有息负债、补充流动...

2025-02-25     中国化工报

超长寿命高效制氢技术研发成功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北京大学的联合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超长寿命、高效制氢新技术。

2025-02-19     中国化工报

废旧锂电池回收新技术开发成功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维教授课题组提出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绿色可持续废弃物回收管理策略,能够同时实现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锂资源回收和工业尾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物的捕获和转化。

2025-02-10     中国化工报

中国天然碱崛起恰逢其时——纯碱工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述评之二

  天然碱法相较化学制碱法,具有绿色环保、成本低廉的显著优势。但天然碱工业大规模发展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要有丰富的天然碱资源保障,二是要有成熟的开发技术支撑。目前,我国已具备这两大要素,这也预示着大规...

2025-01-17     中国化工报

全新热储能技术路线开发成功

  12月19日,清华大学、鄂尔多斯实验室、洛阳智达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和西安慧金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百兆瓦时级长时高效高温流态化工业热储能示范装置工艺包”通过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专家评审...

2024-12-3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