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引领天津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阶段,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天津作为北方工业重镇,化工产业是城市经济“压舱石”,其发展质量直接关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落地成效与城市能级提升。当前,天津化工产业面临“破局升级”与“守稳根基”双重任务,如何以“十五五”规划为引领,整合高校创新资源与企业产业优势,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成为亟待破解的时代课题。

时代坐标:“十五五”规划下天津化工产业的使命与机遇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也是化工产业结构性重塑的战略机遇期。国家明确“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等导向,为地方化工产业划定核心赛道。天津作为北方重要化工产业基地,聚集中石化天津分公司、天津渤海化工集团等龙头企业,形成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等多元业态协同发展格局;同时拥有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顶尖高校,在化工新材料、绿色化工等领域具备雄厚科研实力和人才储备,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十五五”规划下,天津化工产业迎来三重机遇:一是国家战略叠加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实施,为产业优化布局、拓展市场空间创造条件;二是技术革新机遇,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与化工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三是绿色转型机遇,“双碳”目标下,低碳技术研发、循环经济模式推广成为产业升级重要方向,助力抢占绿色低碳制高点。同时,产业也面临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产学研协同机制不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应用不深入等挑战。

核心引领:以“十五五”规划指导思想锚定转型方向

“十五五”规划核心要义是“高质量发展”,化工产业作为天津支柱产业,需紧扣规划指导思想,立足“全国领先、区域标杆”定位,构建“创新驱动、绿色低碳、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构建高端化产业体系。“十五五”时期,天津化工产业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聚焦高端化工材料、生物化工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依托高校学科优势,攻关高性能工程塑料、高端膜材料、新型催化材料等关键产品。推动传统企业技术改造,提升产品附加值,形成全链条高端化布局;二是践行绿色理念,筑牢低碳化发展根基。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将绿色低碳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在“十五五”规划中明确能耗强度,推动企业实施节能改造、循环化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鼓励高校与企业联合研发低碳技术,构建循环经济模式,打造国家级绿色化工产业示范基地;三是强化协同思维,完善一体化发展格局。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破区域壁垒,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格局。发挥天津港口和产业基础优势,承接北京高端化工研发成果转化,联动河北完善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配套体系。推动产业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化工园区提质升级。

关键路径:产学研协同激活产业升级内生动力

高校是科技创新源头,企业是产业升级主体。“十五五”时期,天津需构建“政府引导、高校赋能、企业主导、市场驱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推动智力资源与产业资源深度耦合。一是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政府牵头搭建常态化产学研对接平台,推动高校与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载体。鼓励高校聚焦企业需求,推动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转化。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落实科研人员收益分配等政策,激发创新积极性,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产品;二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需强化创新意识,加大研发投入。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支持企业建设各级技术中心,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高校及上下游企业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依托新材料产业园区,推动高校与企业合作发展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新兴产业,培育增长点。通过集群化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三是聚焦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产业发展智力支撑。构建“高校培养、企业实训、政府扶持”的人才体系。实施“高端人才引育计划”,通过项目合作等引进顶尖专家和团队,加大青年科技人才扶持,打造稳定高素质队伍。

政策保障:构建“十五五”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

推动天津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需强有力政策支持,“十五五”时期需从规划引导、要素保障、监管服务等方面构建全方位支撑体系。一是强化规划引领,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市级“十五五”总体规划,编制专项规划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空间布局;优化化工园区规划,推动产业集聚,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承载能力;严格执行准入标准,严禁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高端化、绿色化项目,推动结构升级。二是加大要素保障,激发产业发展活力。资金方面,设立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支持产学研协同、低碳研发、人才引育等项目,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信贷支持;土地方面,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鼓励存量土地盘活和厂房改造提升利用效率;能源方面,优化供应结构,增加绿电、绿氢等清洁能源供给,支撑绿色转型。三是创新监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推行“一站式”服务提高落地效率;建立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将研发投入、能耗、排放等纳入评价,实行差异化监管;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搭建政企沟通平台,营造良性环境。

发展方向:以化工产业升级绘就天津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十五五”时期是天津化工产业蝶变升级的关键五年。以规划为引领,坚持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协同发展,深度整合高校与企业资源,通过产学研协同激活内生动力,辅以全方位政策保障,天津化工产业必将突破瓶颈,实现从“规模领先”到“质量引领”的跨越,成为全国产业转型标杆,为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为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为2023年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23JWZD37阶段性成果)

相关推荐

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氢能实训基地揭牌

近日,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氢能实训基地在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嘉兴港区)揭牌。

2025-11-24     中国化工报

“1+1+N”筑牢南港工业区“数字底座”

作为国家级现代化工基地和天津市石化产业核心承载区,南港工业区以数智化为核心驱动力,通过创新构建“1+1+N”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架构,从安全监测、危化品管控、环境能源监管等多维度发力,打造出功能完善、高效...

2025-11-24     中国化工报

荆门高新区全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前三季度,湖北荆门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244.25亿元,同比增长27.6%,高出全市平均增幅11.5个百分点。

2025-11-24     中国化工报

安宁高新区绘就危化品智能管控新图景

作为云南省危险化学品产业集聚的核心区域,安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终将危化品安全管控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线工程。

2025-11-24     中国化工报

江苏召开“双高协同”工作调度会

11月13日,江苏省“双高协同”工作现场调度会在无锡高新区召开。全省18家高新区和37所高校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11-24     中国化工报

重庆白涛工业园区:构建化工安全场景图

​在重庆涪陵,白涛工业园区正经历一场智慧化变革——其系统构建的“化工园区智慧化运行与安全管控”综合场景,已被纳入重庆市第二批重点场景清单;通过构建“风险感知、闭环处置、联动管理”新型安全监管体系,园区...

2025-11-17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