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电解铝产业是重点
中化新网讯 11月4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提出了12项政策措施,其中将重点推动轮胎、电解铝等领域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
《方案》提出,将加快产品碳足迹标准研制,鼓励有关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及第三方机构等参与编制轮胎、电解铝等产品碳足迹核算国家标准,对主导制修订高水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分别给予每项最高4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补。
在拓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范围方面,《方案》鼓励各地根据区域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发展情况,参照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公布的试点产品目录(电子电器、电解铝、锂电池、光伏产品、轮胎、磷铵等),引导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量化及管理工作。2025年,启动首批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在东营、威海、青岛等市开展国家轮胎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在滨州、聊城等市开展国家电解铝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到2027年,推动产品碳足迹标识覆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全省新增150家重点领域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获证企业。
《方案》要求,试点企业建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全生命周期产品碳足迹量化管理;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查找生产和流通中的薄弱环节,建立产业链上下游碳足迹评估体系,共同制定年度减排目标,对未达碳排放标准的供应商启动淘汰机制,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碳足迹管理。
据悉,山东省将对通过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且符合条件的企业,落实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利率优惠、“技改专项贷”贴息、技术改造设备更新补贴等政策。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表示,山东此次试点聚焦轮胎、电解铝两大优势产业,既是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的主动作为,更是破解国际贸易碳壁垒、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接下来将持续强化部门协同、政企联动,重点做好加快推进首批试点落地、完善支撑体系、加强宣传推广3方面工作。
11月7日,《国家碳达峰试点(成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提出将实施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八大重点任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该市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
11月17日,河南省濮阳市生态环境局传出消息,由该局投资建设的全省首个全流程AI智能无人实验室正式投运,标志着河南省水环境监测领域迎来一项重要创新突破。
10月的印度尼西亚依然闷热,长城钻探钻井二公司GW265队的营地会议室里,电气师吴传坷用砂纸打磨最后一张长椅边缘后,手掌轻拂过光滑的木面,满是汗珠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