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钠电池将进入规模应用阶段

专家:应扬长避短、差异化竞争

中化新网讯 日前,2025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在山东威海开幕。专家在会上指出,2026年钠电池将进入规模应用阶段,行业应注重扬长避短,实现差异化竞争。

中国科学院院士、新基石研究员、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指出,钠离子电池是绿色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功率高、低温性能好、安全性高和成本低等优势,瞄准混合动力汽车、UPS、调频储能、铅酸替代等应用场景。

“钠离子电池产业已进入从样品验证到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北京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树军表示,当前产业逻辑正从“价格颠覆”回归“价值创造”,钠电池应聚焦其快充、低温与长寿命特性,在特定性能市场率先突破。他认为,2026年钠电池将进入规模应用阶段,商业价值开始凸显,可显著降低用户全生命周期成本。随着规模扩大与能量密度提升,钠电池成本有望在未来两三年内降低一半,实现可持续的商业化路径。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研究员邓亮指出,聚阴离子型磷酸盐正极材料因其结构稳定、安全性高,尤其适合钠离子电池在宽温域与高倍率场景的应用。正极材料性能的充分发挥需与耐低温/高温电解液、适配负极等系统部件协同优化,方能实现长循环与高倍率充放电。展望未来,钠电池需在成本控制与性能优化方面持续突破,并提前布局材料回收利用体系,以更好响应市场期待。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副主任何鹏林表示,我国钠离子电池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已发布2项国标,另有11项国标及行标正在制定中。此外,我国牵头的4项钠电池国际标准也正在起草过程中。标准制定过程中,对44家企业生产的钠电池进行了试验验证,数据显示,钠电池在低温性能与安全性方面总体优于锂电池,与锂电池在动力、储能等领域形成互补,并在多个领域具备替代铅酸电池的潜力。

论坛期间还发布了多项测试通过企业名单。其中,第六批钠离子电池测评通过单位包括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钠能源(扬州)有限公司;首批钠离子电池低温性能测评参与单位包括上海汉行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5家;第二批钠离子电池循环寿命1000次测评完成单位为湖南德赛电池有限公司。测评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赛西实验室依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团体标准T/CNESA 1006—2025《钠离子蓄电池通用规范》开展。

相关推荐

《能源变革指数蓝皮书2025》:中国成世界能源转型速度最快国家

在日前举行的2025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能源变革指数蓝皮书2025》(下称“蓝皮书”)正式发布。蓝皮书显示,中国已成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主力军,也是目前能源转型速度最快的国家。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国家管网地面集中式光伏项目并网

10月17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首个地面集中式大型光伏发电项目——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精河县34万千瓦光伏项目实现并网试运行。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河南油田新能源发电量增长17.2%

截至10月22日,河南油田21个光伏、风电项目今年总发电量达5475万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加17.2%,相当于节约标准煤1.7万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18万吨,刷新历史同期纪录。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远景动力宜昌储能超级工厂开工

10月27日,远景动力宜昌储能超级工厂举行开工仪式。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复兴油田再获日产百吨页岩油井

日前,江汉油田复兴油田兴页L197-6-1HF井测试获得日产油117.6吨、日产气5.26万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气,成为复兴油田第4口百吨井。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绿能港”累计接卸LNG超5000万吨

近日,中国海油旗下湄洲湾“绿能港”累计接卸液化天然气(LNG)超5000万吨。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