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从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获悉,位于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的中石化催化剂天津材料生产基地已投产运行。
据介绍,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石化所属的专业化公司,是国际知名、亚洲最大、中国第一的炼油化工催化剂生产商、供应商和服务商,产品通盖炼油、聚烯烃、基本有机原料、煤化工、环保、吸附剂及助剂等6大类300多个牌号,全力打造中国石化炼化产业“芯片”。目前,该公司4种产品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5类催化剂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综合实力连续3年位居全球催化剂行业第2位。
中石化催化剂(天津)有限公司(简称:催化剂天津公司)为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港工业区,由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2021年开始筹建,2022年2月正式注册成立,总体规划2000吨/年银催化剂装置、1250吨/年聚烯烃装置、200吨/年球形聚丙烯催化剂及500吨/年载体装置、3吨/年聚烯烃弹性体催化剂工业试验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系统、辅助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该工程由石化四建公司等企业参与施工。
催化剂天津公司加强生产技术创新,通过工艺联锁、智能识别系统及DCS控制实现生产监控、管理、操作一体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生产管理信息化,带动产品制造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生产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实现催化剂进口替代。
项目总投资50多亿元,工程分期建设,一期已建成投产,二期三期正在建设,后续项目在规划及可研报告编制中。本次投产的一期工程主要建设银催化剂、聚烯烃催化剂等催化剂生产装置及配套辅助设施。本次投产的一期工程主要建设银催化剂、聚烯烃催化剂等催化剂生产装置及配套辅助设施。
银催化剂装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相关专利,生产的高选择性、中等选择性和“高效”三种类型的YS银催化剂综合性能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该类催化剂的技术空白,进一步增强了国产催化剂对乙二醇装置的适应性,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提供了支撑。装置以粉料混炼技术、连续切粒成型技术、连续焙烧技术为核心,采用集中控制、自动化物料传输、精确计量等技术,通过优化设备、仪表和布置方案,减少了物耗、能耗和设备损耗,增强了装置运行稳定性,实现了银催化剂生产自动化、工艺连续化、装置密闭化,降低了生产成本,达成了产品质量稳定和节能减排目标。
聚烯烃催化剂装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生产技术,生产的BSG催化剂彻底解决了粉料堆积密度偏低、催化剂静态混合器易堵塞两大问题,表现出活性高、细粉少、流动性好的优点,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装置生产的BCM催化剂具有活性高、氢调敏感性强、立构定向性高,聚合物共聚单体分散性好、粉料干爽、细粉含量低的优点,两类新型催化剂打破了高性能催化剂市场的跨国垄断,将扭转高性能催化剂主要依赖进口产品的国内市场局面,提高催化剂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有效降低化工企业经营制造成本,促进我国国产品牌产品打开国门,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装置通过优化母液处理技术、放空气处理技术及热媒控制技术,有效提高生产工序运行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首次采用废气废液焚烧系统处理有机废气和有机废液,从根本上降低了NOx产生量,同时对燃烧产生的尾气采用“急冷+碱洗+电除尘+SCR”组合工艺,实现尾气达标排放和清洁化生产。
催化剂天津公司有助于壮大天津新材料“新链”链条,促进催化剂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升高端精细化工发展能级,完善绿色石化产业链,提高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水平,促进产业集群协同发力,助力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化工新材料基地。 (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7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的通知,全国共计41家企业在监察任务名单中。
当前,我国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北方多地遭受强降雨冲击,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局部地区迎来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汛抗洪形势,国内石油和化工企业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一手抓防...
7月31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由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江汉油田提交的复兴油田首期石油2010.06万吨、天然气123.5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顺利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这是四川盆地首个页岩层系...
万华化学7月30日公告,福建工业园停产检修已经结束,恢复正常生产。根据万华化学于今年5月23日发布的公告,福建工业园80万吨/年MDI装置、36万吨/年TDI装置、40万吨/年PVC装置及相关配套装....
近日,由中国化学所属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EPC总承包的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首台千吨级塔器——变换气甲醇洗涤塔顺利完成吊装就位,成功实现"塔起灯亮"重大节点目标,为项目按期实现中期交付奠定了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