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办公厅公布2024年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案例和特色案例名单,上海闵行区“全面提升工业能效 推动闵行绿色低碳转型”案例成功入选。
据介绍,闵行区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通过多部门协同发力、多维度提升能级、多领域场景融合等方式,打造一批绿色发展标杆示范,全面提升工业能效,推动闵行区制造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从点到面,多部门协同发力
早前,闵行区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的《闵行区节能降耗“十四五”规划》和《闵行区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为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具体实践中,由闵行区经委牵头全区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工作,以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增加值能耗为重要控制目标,建立健全任务目标分解落实机制。
同时,闵行区开展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提高新项目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新一轮工业节能降耗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积极鼓励区内企业申报上海市工业通信业节能减排和合同能源管理专项资金项目。
从普适到个性,多维度提升能级
闵行区积极推动产业链集聚发展。在未来产业新赛道方面,协鑫集团数字能源全球总部落户闵行区,加速构建数字能源绿色产业链;天合光能、晶科科技、航天氢能、氢器时代等头部企业共同打造了初具规模的未来能源产业格局。
此外,闵行区还先后建立碳路者联盟、氢能产业联盟、大虹桥光伏产业联盟,润阳新能源、聚和新材、阳光电源等龙头企业相继落地闵行。在产业链融合发展方面,闵行区加速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实现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发展,赋能赋智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截至目前,闵行区共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2家企业的32个智能制造场景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数量均排名全市第一。
作为闵行区重点企业,上海施耐德低压终端电器有限公司通过采用工业机器人、物联网技术,以及建设生产管理系统,实现检测、焊接、包装等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控,年生产能力提升10%,运营成本每年降低5%,人工成本节约10%。2023年,该公司智能工厂获评市级智能工厂,精准配送和精益生产两个场景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闵行区还大力推动光伏、氢能、燃料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挖掘绿色低碳领域技术创新和项目转化,构建科技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有效路径;加强未来能源创新技术储备,并联动动力电池上下游企业,打通研发—测试—生产的技术创新链和成果转化链,推动产业链创新发展。
从典型到推广,多领域场景融合
闵行区鼓励支持一批园区与企业实施零碳创建,引导绿色工厂进一步提标改造,建设一批“超级能效”和零碳工厂。如闵行开发区、大金空调等,都已在零碳创建方面取得一定成果。
在重点领域的节能降碳技改项目方面,闵行区以能效标准引领行动为抓手,打造一批能效标杆企业、能效标杆产业园;积极推进工业园区、企业广泛开展节约用能、节约用水工作,开展节能技改、水平衡测试等。
2月14日,漳州市石化产业链“四链”融合暨产品供需对接会在古雷开发区召开,旨在聚焦全市“9+5”产业集群和县域“3+X”产业,着力布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漳州市“9+5”产业与古雷石化产品形成紧密...
九曲黄河绵延万里,泥沙冲刷沉积,孕育出万顷湿地。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在这里唤醒沉积亿万年而成的“黑色血液”的同时,积极布局战略新兴产业,经开区的烯烃芳烃产业集群在全市唯一入选省支柱型雁阵集群、临港高端化...
新年伊始,记者从榆林高新区管委会获悉,作为以煤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高新区,榆林高新区已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让“钛传奇”更传奇,让“氟谷之光”释放更多发展动力。在河南省焦作经济技术开发区,目之所及都是蓬勃的生长动力。“我们积极实施工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引领,奏响园区奋进的最强音。”近日,河南省焦作经开区相关...
近日,在大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签约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低空产业可信数据空间项目等3个低空经济重点项目。
2月6日,古雷开发区举行2025年“开门红”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暨龙翔恒宇丁辛醇项目开工仪式。本次集中开竣工的重点项目共有3个,总投资约74亿元,既有石化产业延链补链项目,又有基础配套项目,对于全区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