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近日,涪陵页岩气公司产出水处理站在绿色环保生产与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取得新进展,处理合格后的产出水成为站内“心脏设备”蒸汽锅炉和预处理段药剂配制水源,实现了从达标外排放到绿色内循环的重要跨越。
在页岩气开采中,大量井底积液(产出水)随同气体产出,其处理难题备受行业关注。此前,涪陵页岩气公司通过引进先进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水质达标排放。今年以来,该公司主动探索这些“合格水”的深层价值。经过多轮技术攻关与试验,他们发现,这些水在经过深度处理后,其水质对于蒸汽锅炉和预处理段药剂配制特定环节表现甚至优于自来水。
据了解,过去蒸汽锅炉使用自来水,硬度约150毫克/升,极易结垢,需额外投入工业盐进行软化,并频繁添加阻垢剂和排污清洗,成本与风险双高。而现在用处理后的产出水,硬度远低于自来水,从源头极大地抑制了水垢的生成,不仅保障了锅炉的平稳运行,而且减少了燃料与药品的消耗,综合效益显著。
据介绍,产出水处理站预处理段涵盖混凝沉淀池、氧化反应池等多环节,药剂配制需水量大且对水质要求严苛。自来水含多种离子,与部分特定药剂配伍时可能发生微妙反应,影响药剂黏度、稳定性与抗剪切性能。经深度处理的产出水离子组成更简单稳定,与常用药剂配伍性更优,能充分发挥药效,提升预处理措施的成功率与有效性。
11月7日,《国家碳达峰试点(成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提出将实施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八大重点任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该市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
11月17日,河南省濮阳市生态环境局传出消息,由该局投资建设的全省首个全流程AI智能无人实验室正式投运,标志着河南省水环境监测领域迎来一项重要创新突破。
10月的印度尼西亚依然闷热,长城钻探钻井二公司GW265队的营地会议室里,电气师吴传坷用砂纸打磨最后一张长椅边缘后,手掌轻拂过光滑的木面,满是汗珠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