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从广东石化周工作例会上传来消息:一季度,广东石化全体干部员工以“新春第一会”战略部署为引领,贯通上游联动、中游优化、下游增值的全链协同,装置高负荷生产平稳、技经指标不断提升、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突出、安全环保大局稳定、重点工程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等,交出了首季“量稳质升效益优”的亮眼答卷。
价值链上精雕细琢 吨油效益再跃升
今年以来,按照中国石油集团生产计划排产、加工费等低于炼化新材料板块考核指标、能耗行业最优的工作部署,广东石化克服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不利因素,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升级关键设备、强化能效管理等措施,有效降低能耗与设备故障率,提升装置运行效率,实现生产效益与节能降耗双提升。
一季度,公司通过“炼化+贸易”运作,把握市场机遇,优化油种替换、优化原油装期、转化贸易术语、抢抓原油海运租船市场等,实现降本136万美元。2月末原油库存同比降低52.4万吨,成品、半成品库存同比降低21.5万吨,同比大幅减少资金占用,较好规避二月份原油价格下跌产生的跌价损失。
公司还在套期保值业务方面多头推进,金融衍生业务实现原油库存套期保值、原油转计价盈利,有效对冲国际油价波动风险。
此外,公司还从进厂原料、产品结构、生产运行、降本降耗、产品营销、成本费用、瓶颈问题七大方向制定了66大项180条具体提质增效工作方案和优化措施。
生产运行部强化“大系统”思维,推动跨装置资源动态平衡,从原料端、加工端、产品端科学优化,统筹渣油、柴油、乙烯等多产线联动,建立市场导向型动态调整机制,打造全流程节能降耗体系。同时,聚焦关键装置效能提升,乙烯平均收率40.46%,对二甲苯收率提升至47.7%,对二甲苯平均纯度99.76%。践行“双碳”目标,通过蒸汽管网优化、伴热系统智能调控及除氧器乏汽回收技术应用,清洁生产水平行业领先。
今年一季度,广东石化进厂原料、产品结构、产品营销、生产运行、瓶颈问题等方面优化措施均取得进展,实现显著增效。
装置稳运夯根基 生产曲线攀新高
今年以来,广东石化充分发挥“吃粗粮、产精品”优势,持续优化加工路线,增产增销厚利产品,保障装置规模效益。
面对国内沥青市场竞争白热化与价格波动的双重压力,公司创新采用海关加工贸易“来料加工”模式,高效生产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
由于客户对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提出严苛的生产指标,加之原料原油种类复杂多变,给生产工艺的稳定控制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在沥青生产环节,相较于传统的蒸馏法,采用调和法对精准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应对这一复杂情况,生产运行部牵头成立专项技术攻坚组,创新构建“原油性质-工艺参数-产品指标”动态关联模型,实施“小时级精细化调和”工艺,通过实时监测生产数据、精准调控调和比例,针入度、针比、延度、软化点等关键指标远超客户要求。
今年,广东石化共生产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18.76万吨,不仅销往国内,更打通了外贸出口渠道,以“零超量、零污染、零误差”跃升了品牌价值,彰显了中国石油人的使命担当。
为了持续提高对二甲苯产量,广东石化在新年过后就对吸附塔的旋转阀进行了检修。针对液压系统电磁阀组和液压元件拆装难度大、精度要求高、零件数量繁多的问题,在公司各方人员共同努力下,芳烃联合装置旋转阀检修比原计划提前12个小时完成,对二甲苯产品提前30个小时进入罐区,为提高对二甲苯产量抢得了时间。
此外,公司还采取“扩充原料来源、优化原料组成、破除装置瓶颈、减少芳烃损失”等措施,对二甲苯日产量稳定在7400吨以上,与去年相比,日均增产100吨左右,成为重要效益增长点。
技术破壁育新芽 创新引擎释动能
自广东石化全面投产以来,公司上下致力于突破聚烯烃领域技术瓶颈,不断在聚烯烃领域差异化、高性能材料研发领域迈出关键的一步,尤其是进入3月份,公司组织化工二部4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50万吨/年聚丙烯、8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装置一线相继开发出三种新产品,其中包括茂金属新产品和纤维料各一种,截至目前已累计生产茂金属产品5万吨,持续为公司产品升级注入创新动能。
mPE-LLD1820F牌号茂金属聚乙烯产品是一种高强度薄膜专用料,为保障生产过程可控和稳定,公司针对HP-100催化剂易粘连、流动性差、下料不稳定等特性,对催化剂进料罐以及改性剂D缓冲罐进行冷却管线伴冷,采用“8351”操作法多维度保证催化剂良好的流动状态。整个生产过程中,催化剂携带段、注入管堵塞次数相较于优化前大幅降低,有效保障了生产的连续性。
此外,因茂金属产品对氢气的加入量要求苛刻,氢气浓度为ppm级别的精准控制,技术人员紧盯在线分析仪氢气浓度以及APC+系统的关键参数,结合化验室数据精确调整氢气的加入量,确保产品质量的均一。
广东石化还通过技术攻关,将化工碳九作为柴油原料进行深加工,在提升产品附加值的同时拓宽应用领域。但是,化工碳九含有大量不饱和烃及硫、氮、金属杂质,存在催化剂中毒风险,对装置运行和技术管控提出双重考验。
为确保加工过程安全高效,公司技术团队建立原料全组分分析体系,制定专项加工方案,创新采用“降低处理量,降低空速”操作法,建立DCS系统预警机制,装置运行平稳率达99.99%。
截至3月31日,柴油加氢装置I已累计加工化工碳九13216吨,增加经济效益约3950万元,在攻克高难度原料加工瓶颈上取得新突破。
3月26日,辽河油田辽兴油气开发公司运行维护一中心现场,两口二氧化碳吞吐试验井正在紧锣密鼓做地面准备工作。这是继去年首次开展二氧化碳吞吐试验成功后的又一次尝试。该公司致力于提升科技攻关创效能力,支撑发...
4月14日下午2点,中石化湖北宜昌石油二桥加能站站长曹保红在加能站站房后方清扫落叶时,意外发现一只小动物正在吃草。员工仔细观察这只小动物外形独特,但未曾见过,于是第一时间报警,警方迅速联系野...
连日来,山东能源集团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来能源)组织“沙漠驼铃”宣讲团队员深入基层单位开展形势任务巡回宣讲活动,为广大干部职工解读上级公司改革发展战略,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干事创业...
4月10日,延安原油储备库及配套设施项目施工现场旌旗猎猎,彩旗招展,延长炼化公司项目建设指挥部“大干五个月、奋战保中交”劳动竞赛动员会在这里正式启动,标志着项目建设吹响了冲锋号角。
近日,人社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公布2024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单位备案名单的通知》,潞安化机“刘文唐技能大师工作室”以“硬核”实力突围,成功获批“国家级技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