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0月27日,武汉经开区召开专题会研究全区生态环境工作。武汉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子清强调,要聚焦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全面提升武汉经开区生态环境水平。
据介绍,今年以来,武汉经开区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持续抓好长江大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完成334个长江入河排污口的验收销号,整治验收率达100%;孔明湖、汤湖等4个湖泊获评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实施南太子湖绿道连通、喜鹊湖湿地公园等生态工程,新建口袋公园4个,新改建绿地40公顷、林荫路10千米、绿道5千米、花田花海10公顷,新增造林2400亩,空气质量达到近5年最好水平。
刘子清指出,生态环境工作是当前全市重点工作之一。要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高质量编制全区生态环境“十五五”规划。要坚持长短结合,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做在平常,提前谋划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攻坚工作。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将武汉经开区建成低碳出行、绿色出行的先行区。要强化协同联动,实现与长江上游及左岸地区的联防联控,稳步提升水环境质量。
武汉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唐超要求,要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化数字赋能生态环境治理,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品质。要深化污染源治理管控,加快实施泵站改造、雨污管网改造、通顺河(汉南段)水质巩固提升等重点工程,持续增强全区水环境综合承载力。要统筹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既守住生态环保红线,又为企业发展纾困赋能。

图为专题会现场。(李岿 摄)
作为国家级现代化工基地和天津市石化产业核心承载区,南港工业区以数智化为核心驱动力,通过创新构建“1+1+N”智慧园区管理平台架构,从安全监测、危化品管控、环境能源监管等多维度发力,打造出功能完善、高效...
在重庆涪陵,白涛工业园区正经历一场智慧化变革——其系统构建的“化工园区智慧化运行与安全管控”综合场景,已被纳入重庆市第二批重点场景清单;通过构建“风险感知、闭环处置、联动管理”新型安全监管体系,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