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全球塑料生产恐难如愿

当地时间12月1日晚,全球塑料污染治理进程政府间谈判委员会第五次会议(INC-5)在韩国釜山召开全体会议,却未能就塑料污染国际公约达成最终协议,因为各国在条约的基本范围上存在意见分歧。其中,一项对化工行业至关重要的分歧,在于是否应在全球范围内限制塑料生产。笔者认为,以巴拿马为首提出的生产限制提案初衷良好,但在目前阶段,许多发展中国家塑料生产并非过剩,而是尚有不足。这决定了生产限制极难在全球范围一次铺开。全球源头限塑是大趋势,但恐怕需要采取市场相对饱和的发达地区先行的形式。

ImageFetcher.jpg

此前,巴拿马提交了一份生产限制提案,要求签署国明确减产目标,建立监测机制,从源头控制塑料生产。这项提案得到100多个国家的支持。支持限塑的国家和环保组织认为,限制塑料生产对公约的成功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塑料产量急剧增长的背景下,任何没有生产限制的条约都可能无法有效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笔者认为,这一提案的思路并没有错误,源头管控是应对塑料污染的必然选择,也是目前阶段具备可行性的选择。毕竟,管控塑料生产企业总比在每一个社区都建立行之有效的回收途径来得容易。

但是,这份提案忽略了几个现实因素。比如,对于塑料市场相对饱和的地区,限制生产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且对社会影响较小。但对于塑料需求仍在猛增的发展中国家,如何规定限产界限?如果规定过低,发展中国家的塑料市场很容易失控,如果规定过高,发展中国家容易转变成塑料生产中心,相当于发达国家将塑料产业链外移到了发展中国家。此外,沙特等石油生产国之所以表示对该提案的反对,主要在于经济动因。石油生产国在经济转型中,将塑料生产作为石油需求的替代方案。同时,沙特的目标市场正是亚非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限制,将对沙特的塑料乃至石化行业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且由于指标不明,这种影响难以预判和估计。因此,沙特代表才会表示:“有几项条款莫名其妙地写进了文件。它们根本不在谈判范围内。”

笔者认为,塑料污染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也涉及生产生活方方面面,需要综合考虑生产、使用、回收利用、废物处理各个环节,也必须考虑对于上下游各产业和居民生活的广泛影响。对于塑料市场相对饱和的发达国家市场,这种考虑才是现实并可实现的;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强对使用、回收利用等其他方面的管控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更小。

相关推荐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全球能源转型“势不可挡”

  近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全球在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方面已“不可逆转”,全球能源转型“势不可挡”。

2025-07-30     中国化工报

罗姆化学亚洲区总裁凌宏恩:以本地化创新覆盖亚洲市场

  日前,在上海市政府举行的“总部面对面”走访活动中,位于上海化工区的罗姆化学一体化生产基地及亚洲技术中心对外开放,并开展对话活动。活动中,罗姆集团相关人士介绍了公司部分最新创新成果。罗姆集团亚洲区总...

2025-07-30     中国化工报

横滨橡胶收购山东横滨橡胶全部股份

  近日,横滨橡胶宣布,已通过增资形式,将与中国合资的山东横滨橡胶有限公司转为其全资子公司,该公司生产和销售用于装载和运输煤炭及铁矿石的传送带。

2025-07-29     中国化工报

克鲁勃推出大型磨机专用润滑剂

  日前,科德宝集团旗下的克鲁勃润滑剂发布针对大型磨机的第五代特种开式齿轮润滑剂KlüberfluidC-PG17Ultra,有效帮助多家矿山的大型磨机降温超过15摄氏度。

2025-07-29     中国化工报

书赞桉诺发布《中国林浆纸业脱碳白皮书》

  7月24日,书赞桉诺携手德勤中国,在复旦大学王玉涛教授团队支持下,联合发布《中国林浆纸业脱碳白皮书》。

2025-07-29     中国化工报

“链”就可持续创新生态——访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上,霍尼韦尔以“链动全球,智造未来”为主题亮相先进制造链展区。作为连续第三年参展的全球科技企业,霍尼韦尔不仅带来了由中国本土团队研发...

2025-07-29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