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正确理解和运用标准条款 | 《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新标解读

  《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 30871-2022)发布以来,笔者从诸多的咨询问题中发现,有部分企业和专家对于标准的一些条款理解过于机械。下面,笔者通过一些典型的例子来谈谈该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标准的条款。

  第一,电焊作为动火点该如何管理。

  标准第5.2.12条要求,“使用电焊机作业时,电焊机与动火点的间距不应超过10米,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将电焊机作为动火点进行管理”。对此,有不少企业产生疑问:电焊机作为动火点管理了,是不是电焊机也要单独办理一张动火作业票?是否也要单独再设置一名监护人员?

  之所以将距离动火点超过10米的电焊机作为动火点进行管理,是考虑电焊机一般为非防爆电气设备,在工作时可能会存在产生电火花、过热等情况,遇易燃介质泄漏,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而一般动火作业的可燃气体分析范围为以动火点中心的10米范围,电焊机距离动火点超过10米了,就需要也在电焊机周围10米范围内进行可燃气化检测。基于以上分析,距离动火点超过10米的电焊机尽管作为动火点进行管理,但不需要单独开一张动火作业票,也不需要单独设置监护人,可与原动火点共用一张作业票,由同一名监护人进行监护,只需对电焊机和原动火点周围10米范围内均进行可燃气体分析,并在动火作业票上分别填写分析结果即可。

  第二,标准前后内容是否自相矛盾。

  在标准中有一些条款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或情景作出了不同的要求。如果只是简单地从字面上看,好像前后内容存在矛盾,这让一些企业、专家难以理解或是片面机械地理解,提出不少疑问。

  问题一:受限空间内气体分析不合格能否进入作业?

  标准第6.3条要求,“作业前30分钟内,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检测,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对于此要求,有人这么理解:不论什么受限空间,必须气体分析合格方可进入作业,否则就是违反标准,甚至会构成重大隐患。

  这样的说法看上去非常有道理。然而,在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全部都是这样呢?有过企业实际生产经验的人都知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设备内壁有物料挂壁现象、有死角物料难以置换等),受限空间无论采取何种置换、清洗、吹扫操作,都不能完全保证空间内气体分析合格,或者不能在短时间内达标。但空间内有关检修作业还必须要做,这种情况下,作业人员在做好个体防护的前提下,是可以进入空间内进行作业的。对此,标准第6.6条也作出了相关要求,“缺氧或有毒的受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仍达不到本文件6.4要求的,应佩戴满足GB/T 18664要求的隔绝式呼吸防护装备”。结合6.3和6.6两条的要求,正确的理解是:受限空间内应首先考虑采取措施保证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氧气含量达标后人员再进入空间作业;其次,如果空间内气体不能达标,则作业人员做好个体防护后也可进入空间作业。所以,切不可只看第6.3条的要求,而忽略了6.6条的要求,断章取义机械地要求空间内必须气体分析合格,作业人员才能进入空间。

  问题二:特殊情况下动火作业是停止还是升级?

  标准第5.2.15条要求,“遇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确需动火,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有企业针对此条款提出:五级及以上风已经禁止动火作业了,后面又说可以升级管理,这是否前后矛盾?该条款前半句说的是正常情况,后半句说的是特殊情况,前后并不矛盾。

  问题三:电缆能否与人员共用一个受限空间出入口?

  标准第6.3条要求,“接入受限空间的电线、电缆、通气管应在进口处进行保护或加强绝缘,应避免与人员出入使用同一出入口”。对于此条款,有不少企业问:“受限空间较小,只有一个出入口,该怎么办呢?”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完全不需要这么纠结。条款内容是针对可能会有多个出入口的受限空间而言的。若受限空间只有一个出入口,那作业人员和电缆等只能共用这唯一的出入口了,只要对电线、电缆、通气管做好防护或加强绝缘,避免设施受到损害;人员也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触电等意外伤害,同时也要在进出出入口时避免对电缆等造成损害。

  问题四:特殊作业时在防爆区内是否可以使用不符合防爆等级要求的电气设备?

  不止一家企业提出类似的问题:“特殊作业时在防爆区内必须要使用符合防爆等级要求的电气设备吗?”有企业认为不能。同时标准中也有类似的要求,如第5.2.11条规定,“特级动火作业应采集全过程作业影像,且作业现场使用的摄录设备应为防爆型”;第10.6 a)条规定,“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应使用相应防爆等级的电气元件,并采取相应的防爆安全措施”。

  那么,究竟能不能用呢?答案是可以,但有前提条件。具体可参考标准第10.1条的要求——“在运行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生产装置、罐区和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不应接临时电源,确需时应对周围环境进行可燃气体检测分析,分析结果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进行特殊作业时,应首先考虑使用符合防爆等级要求的电气设备,如果电气设备防爆等级不符合要求,则应在电气设备周围10米范围内进行可燃气体检测,分析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于类似内容的标准条款,企业及专家应结合标准的上下文,正确把握标准条款的用意,灵活地理解,准确地运用,避免机械理解和执行,使特殊作业复杂化。

相关推荐

扬子石化、扬巴公司联合开展工艺安全培训

11月11日,扬子石化和扬巴公司联合开展工艺安全培训班,旨在强化技术骨干的过程安全风险管控能力。

2025-11-21     中国化工报

再谈设备(管道)外壁动火风险防控

近日,笔者在学习《过程安全文件编制指南》一书时,看到了一起液氯气化器出现故障处置不当的案例。一家企业使用的液氯气化器循环冷却系统,在循环水一侧设置有pH值检测报警,目的是当pH值出现低报警时,提示管束...

2025-11-21     中国化工报

甘肃省劳保与安全技能大赛开幕

11月19日,2025年甘肃省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全省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职业技能大赛开幕。

2025-11-21     中国化工报

寿阳化工研学安全风险“硬措施”

近日,潞安化工集团寿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围绕《山西省防范化工安全风险十条硬措施》开展对标学习,聚焦风险源头、自动化管控、设备安全等关键环节深研细悟,为2026年1月新规正式实施筑牢安全基...

2025-11-21     中国化工报

筑牢沿海装置“防腐墙” ——广东石化开展盐雾防腐工作纪实

11月11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周心怀在广东石化产品码头调研时,对盐雾防腐工作特别关注。这一关切直指核心——地处南海之滨的广东石化,面临高盐高湿、台风频繁、日照强烈的严酷考验。

2025-11-21     中国化工报

兰州石化“三位一体”筑防线

连日来,兰州石化公司机电仪运维中心机修四部基层班组锚定全年安全生产奋斗目标,发扬“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三位一体”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多措并举牢牢把握生产经营主动权。

2025-11-21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