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在中石化上海工程公司华昌化工机械厂(以下简称华昌化机)配件加工车间,1台经过智能化改造的数控机床正在高效运转。
“自从加装了PLC控制系统,我们的加工精度提高了30%,生产效率提升了25%。”该厂厂长指着显示屏上的实时数据说。这个由车间技术团队自主完成的技改项目,正是华昌化机推动技术创新、踢好成果转化“临门一脚”的生动实践。
从“会干”到“慧干”:一线员工发生创新蜕变
“刚开始说要搞智能化改造时,我们心里都没底。”女工赵丽华坦言。作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她和同事们习惯了传统机床的操作模式。改变始于去年厂里推行的全员创新计划。在设备工程师张玉萌的指导下,加工班开始尝试给普通机床加装传感器和控制系统。
“最难的是调试阶段。”新员工陈艳回忆说,“我们连续1周每天工作到晚上10点多,反复测试参数。”最终,团队成功将1台普通铣床改造成半自动数控设备,加工精度从原来的0.05毫米提升到0.02毫米。
张学民说:“现在一线员工提的改进建议越来越专业。去年我们收集到127条合理化建议,实施了68条,创造效益300多万元。”这种从“会干”到“慧干”的转变,正是该厂持续推动创新文化建设的成果。
“三阶推进”机制:创新成果转化完美落地
“创新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关键要踢好转化的‘临门一脚’。”张学民说。为此,华昌化机建立了“创意孵化—技术攻关—推广应用”的三阶推进机制。
在创意孵化阶段,车间每月召开“诸葛亮会”,收集员工建议。他们建立了“提案—评估—奖励”的闭环管理流程,确保每个好点子都不被埋没。去年,高级技师陆东昌提出的刀具寿命智能监测系统,就是通过这个渠道获得了立项支持。该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刀具磨损状态,将刀具更换周期延长了40%,年节约刀具成本80万元。
技术攻关阶段则实行项目制管理。张学民说:“我们打破部门界限,组建跨专业团队。比如热力车间主任刘星国带领的节能小组,就整合了机修、电气、仪表等多个工种的技术骨干。”他们研发的余热回收智能控制系统,使锅炉热效率提高了8%,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00吨。
智能升级:传统车间实现“数字蝶变”
走进华昌化机的加工车间,随处可见智能化改造的成果:数控机床联网率达到100%,关键工序实现数字化监控,物料流转采用AGV小车……这场“数字蝶变”的背后,是工厂在技术创新上的持续投入。
“我们不是简单地买新设备,而是注重现有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张学民说。以镗床改造为例,华昌化机没有盲目更换新设备,而是给旧机床加装DCS,花费不到新设备1/3的成本,就实现了80%的智能化功能。这项改造使镗床加工效率提升40%,精度提高50%,仅此一项就为企业节约设备更新费用500万元。
在离心机生产线上,一套华昌化机自主研发的智能检测系统正在运行。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转鼓的动平衡状态,自动预警潜在故障。“这套系统帮助我们实现了从‘坏了再修’到‘预知维修’的转变。”张玉萌说。数据显示,该系统的应用使设备综合效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设备停机时间减少60%,年创效超过200万元。
协同合作:创新打破“孤岛效应”
“单个车间的创新力量毕竟有限,必须打破‘孤岛效应’。”张学民说。为此,华昌化机建立了跨部门协同创新机制。
去年,华昌化机组建了由各车间技术骨干组成的联合创新工作室。他们定期召开技术沙龙,共享创新经验。工作室成立以来,已协调解决跨部门技术难题23项。其中,反应釜密封面在线修复技术的应用,使反应釜维修时间从原来的72小时缩短至8小时,维修成本降低80%,年创效500万元。
华昌化机还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该厂与上海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智能传热优化系统,使换热器效率提高了12%。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既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又为科研机构提供了实践平台。2024年以来,华昌化机与5所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12个技术攻关项目,其中3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协同创新推动下,华昌化机近两年取得显著成效:申报专利18项,完成技术改造56项,创新成果转化率达85%,累计创效5000余万元。
从滴滴卤水,到粒粒钾肥——60余年奋进,中国盐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盐湖)下属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盐湖股份)扎根察尔汗盐湖,建成中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为端牢中国饭碗立下功勋。...
7月21日,《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产业链主企业名单》发布,名单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绿色能源、高端化工与新材料等10个产业体系,62家具备产业引领能力的青岛企业上榜。
7月14日,在广东石化公司会议楼里,炼油二部生产二班催化班长陈志坤正在给员工做2026大检修稳定退油、吹扫培训。陈志坤把退油流程一段一段的讲解并落实到个人。现在班组老师傅少年轻人多,年轻人没经过检修...
本报讯今年以来,中国石油辽河油田辽兴油气开发公司自然递减率较上年同期下降1.6%,综合递减率同比下降1.4%,在遏制油田“衰老”速度、守护地下宝贵资源攻坚战中,取得阶段性进展。
7月22日下午,篮球场洋溢着欢声与笑语,河南煤气化公司工会女工委月度“嘉年华”活动如期而至。作为深受女工喜爱的品牌活动,本月以“五人六足齐步走”为竞技项目,11支代表队踏着整齐的口号声,在赛场书写了一...
近日,新和成在EcoVadis的评估中,凭借在环境、劳工与人权、商业道德及可持续采购等领域的卓越实践,获得“金牌”认证,跻身全球参评企业前5%行列。这一评级彰显了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卓越成就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