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国煤科煤科院自主研发的“煤气水内循环减量化技术”顺利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权威技术鉴定,在工业燃气煤气水处理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的关键突破,为分布式工业燃气常压固定床气化炉用户带来绿色发展生机,展现出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鉴定会专家组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湖北省陶瓷协会等7名专家组成。专家组表示,该技术创造了生产流程自净化的新模式,为工业燃气领域常压固定床气化装备提供了全新的绿色转化路径,对推动行业减污降碳、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技术针对建陶、铝业、镁业、玻璃等分布式工业燃气领域存在的含酚煤气水低成本处理难题,首创“余热驱动——物质内循环”技术路径,通过多界面传质器、梯级换热器等核心设备,将气化粗煤气余热转化为系统驱动力,使高污染含酚煤气水在经过热化学转化后,直接作为气化剂进行回用,系统构建起“污染源即资源”的闭式循环体系。依托该技术,煤科院于2023年11月在乌兰察布建成运行的首台套示范装置正持续释放生态红利,目前已累计处理3台20万Nm3/d规模气化炉煤气水近万吨,实现含酚煤气水减量90%以上,新鲜水耗降低50%以上,煤气水处理成本降低80%以上,每年为企业节约含酚煤气水处理成本近千万元。
据悉,目前全国在陶瓷、建材、铝业等多个行业有近千台常压固定床气化炉,每年预计产生300多万吨煤气水。煤科院“煤气水内循环减量化技术”通过化工行业的权威技术鉴定,将为工业燃气常压固定床气化炉节能改造、降本增效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日,我国首个实现焦炉煤气100%高效转化项目在辽宁鞍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产。该项目将钢铁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尾气全部转化为清洁能源与高附加值化工产品,为钢化联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开辟新路径。
11月18日,天泽集团煤气化厂气化升级改造项目新建16台纯氧连续气化炉全部投运,产出合格水煤气,并入生产系统,实现安全顺利一次开车成功,这标志着煤气化厂固定床间歇式造气炉彻底退出生产工序,也正式宣告固...
11月20日,第十七届中国石油与化工行业年会在江苏泰州举行。会议期间,瑞柏集团与科林能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锚定科林能源擅长的先进煤气化领域核心方向,依托瑞柏集团现有产业优势...
11月17日,从天津港保税区获悉,驻津央企华能(天津)煤气化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天津IGCC”)在完成一系列设备检修与改造后,已正式开栓供热,为天津滨海新区居民温暖过冬保驾护航。
2025年11月18日,天泽集团煤气化厂气化升级改造项目现场传来捷报:新建16台纯氧连续气化炉全部投运并产出合格水煤气进入生产系统,实现安全顺利一次开车成功。
11月13-14日在泉城济南召开的第九届多喷嘴对置式煤气化技术推广及应用研讨会上了解到,经过三十年的逆袭,我国煤气化技术以规模系列化、工业流程多样化、气化物料多元化等技术优势已经领跑全球,在奔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