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记者曲照贵)8月27日下午,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天津市静海区主题新闻发布会,天津市静海区委书记蔺雪峰介绍了静海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并与天津市静海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汇江一同回答记者提问。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静海区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奋力走出一条经济繁荣、城乡融合、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逐步形成了“服务北京疏解、服务雄安建设、服务天津定位、服务滨海开放、服务周边发展”的发展思路。积极对接非首都资源,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高效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打造天津对接服务雄安新区桥头堡和示范区为目标,积极推动交通互联、生态共建、产业对接。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装配式建筑等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智能制造、健康产业。积极与周边河北5市县对接,深化静沧廊(3+5)战略合作,完善产业、交通、生态、公共服务和政策研究对接机制,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倡导举办了静沧廊(3+5)论坛,形成12个专项领域合作机制。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定“1+N”高质量发展产业规划。利用天津静海大邱庄国家焊管基地的产业基础,打造集研发、制造、展示、物流于一体的京津冀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依托天津滨港电镀产业园,打造航空集成制造中心、京津冀航空优异制造基地。以子牙经开区为载体,推动园区向高端装备再制造、新能源储能材料等新型产业转型。以天津健康产业园为平台,打造京津冀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加快规划建设集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科技服务三位一体的智能产业园,搭建以5G技术为支撑的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生活等应用场景,打造国际化的智能技术应用展示区。
不断扩大开放,加强与多个国家优质项目的合作交流,推进政府、企业、高校产学研全方位合作,高标准推进中德生态示范城市建设。目前与176个国家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关系,今年前七个月,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08.6亿元,位居全市第3。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一制三化”改革为抓手,进一步简政放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制定出台营造企业家创业发展良好环境的“静海16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2018年,全区民营经济达到23524家,劳动就业人数占到80%,创造的税收占到76%。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先后出台“科技十条”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规模超亿元科技型企业达到26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2家。
天津市静海区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以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目标,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新能源环保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全区林木绿化面积达到63.5万亩,林木绿化覆盖率达到28.7%。通过综合施策,PM2.5连年下降,空气质量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同时,全面落实河长制,完善团泊湿地保护机制,实施生态修复和生态补水工程,地表水断面达标率达到87.5%,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3月27日,由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的华东地区第十九次化工协作交流会上,《关于推动华东地区石化产业走在前扛大梁建立新型合作机制共筑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倡议书》正式发布。...
当前,国内不少石化产品出现供需结构性矛盾,而且未来不确定因素也将持续增加。对此,我们要对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关键领域重大需求保持高度关注,稳扎稳打练内功、循序渐进强筋骨、守正创新补短板,以高水平规划...
3月17日,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市场建设迎来好消息——《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长李创军指出,《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数据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明确,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电...
化工园区如何助力产业转型?“近年来,宝山经开区把项目建设作为纵深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以聚焦链式发展、要素支撑和数字化建设的‘三聚焦’促进产业转型,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日,河南省鹤壁宝山经开区管委会...
近日,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在质量管理、技术创新及社会责任领域的卓越表现,再次被推选为“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员单位”。这一殊荣的连续获得,不仅是对鲁北化工长期以来坚持高质量发展道路的肯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