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石膏行业破局高值化综合利用与绿色转型路径

中化新网讯 111214“融合聚力向新而行为主题的第十九届石膏行业技术交流大会湖北宜昌宜都市举行。来自政府、高校、行业协会与科研机构的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围绕磷石膏的新产品、新技术、新领域和新方向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全面推进产业优化、工艺革新、产品迭代,促进磷石膏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石膏产业无害化、高值化、高质化、规模化利用,共同推动石膏行业高质量发展。


会场照片_副本.jpg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副会长、石膏建材分会理事长徐洛屹介绍,行业在磷石膏综合利用领域成果显著:在非建材领域的开发应用中,磷石膏在路基填充材料、在土壤改良、在矿山回填方面的应用不断扩大。在高值化利用方面,用磷石膏开发的Ⅱ型无水石膏广泛应用于高分子填料,制备石膏基市政管材、电力和通信管材、轻量化中空板材、包装箱等;Ⅱ型无水石膏代替碳酸钙也在涂料中得到应用,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新的应用领域保持两位数增长,开辟了差异化发展路径,为磷石膏的开发应用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

国家统计局原总统计师曾玉平认为,石膏产业是“无废城市”与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更是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他建议从四方面发力: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攻克高值化利用瓶颈。加强关键技术协同攻关,积极向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甚至探索向市政、电力和通信管材、涂料、日用塑料的填料等非建材高端领域拓展。同时完善标准与品质保障体系,以标准引领质量提升和规范市场。二是强化市场导向,优化供需对接。推动产业链协同合作,鼓励石膏建材生产企业与磷肥等工业副产石膏产出企业紧密合作。三是深化协同合作,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鼓励企业间、区域间在石膏资源的合理调配与高效利用上加强合作。推动资金与技术的有效对接,解决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资金瓶颈。加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四是注重绿色发展,提升全产业链环保水平。推行清洁生产和智能化改造,践行绿色生产理念。坚持科学有效的发展路径。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适应石膏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作为长江流域最大磷矿基地,宜昌磷矿储量达43.34亿吨,磷石膏综合治理是核心任务。宜昌市政府副市长、宜昌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小军说,目前全市培育磷石膏综合利用企业39家,综合利用产能达到2821万吨/年;今年1~9月,全市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78.2%。该市即将出台《支持磷石膏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计划2026年实现磷石膏产生量和综合消纳量动态平衡,2030年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磷石膏综合利用示范城市,打造全国磷石膏综合利用特色产业基地。

展位3_副本.jpg

宜都市委书记夏明海介绍,该市依托周边丰富的磷矿资源,已建成磷石膏综合利用企业19家,年综合利用能力达1610万吨,无害化处理能力达1549万吨。全市投资19亿元建设了磷石膏资源集中库,总库容达6756万立方米,可满足宜都磷化工企业未来18~20年的堆存需求,有力保障了磷化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创新成立磷石膏供应链平台,以供应链思维打通磷石膏制品“产、供、销”全流程闭环,推动上下游企业高效协同与价值提升,为宜都石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处长张青春介绍,湖北磷矿保有资源储量、磷矿年开采量、磷化工产业规模、磷肥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磷石膏年排放量约3000万吨,累计堆存量约3亿吨。近年来,湖北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把磷石膏综合治理作为推动磷化工高质量发展重要手段。2021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磷石膏综合治理促进磷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2年省人大出台全国首部精准防治磷石膏污染的地方性法规《湖北省磷石膏污染防治条例》,紧扣磷石膏前端、中端、末端等关键环节,推进磷石膏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协同治理。

生态环境部政策法规司、生态保护司原司长彭近新强调,中国是全球磷石膏产量第一大国,必须树立“磷石膏是资源”“堆场是资源山”的科学观念。他建议,一是科学认识磷石膏资源本质属性,推进磷石膏可持续多元化利用;二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为我所用,改善监管推动磷石膏高质化利用;三是技术创新驱动政策创新激励,拓展磷石膏资源创新利用新场景。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磷肥部负责人崔荣政透露,2024年全国磷石膏产生量达8600万吨,预计未来仍将维持超8000万吨/年规模。他建议“十五五”期间磷石膏综合利用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二是构建产业生态,突破技术瓶颈;三是创新驱动转型,提升竞争力;四是深化公众认知,促进共治共享。

技术创新成为转型关键。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彭家惠建议优先开发高值化场景,积极构建包括工程标准、产业链、技术与市场门槛、行业自律、政策支持等石膏特色产业生态,确保石膏砂浆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武汉工程大学教授、湖北三峡实验室主任池汝安提出,无害化处置、土壤改良与生态化利用是规模化消纳的有效路径。湖北三峡实验室构思了“磷石膏土壤改良与生态化利用”创新性研究思路,重点开展磷石膏低成本矿化固化、磷石膏土壤化材料制备及生态化利用等研究,实现磷石膏大规模消纳。

磷石膏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行业企业积极推动磷石膏从“无害化处理”向“资源化利用”转型。湖北宜化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卞平官介绍,该公司近三年累计投入近30亿元用于产品研发与项目建设,先后突破磷石膏深度提纯、高纯高白Ⅱ型无水石膏等多项核心技术,填补国内规模化生产技术空白,并在宜都、白洋、松滋等建成投运多套净化无害化处理、磷石膏产品制造装置,年处理能力近350万吨,迈上专业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在大会报告环节,重庆大学教授钱觉时,武汉工程大学科发院副院长、湖北省长江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华丽,福建师范大学教授钱庆荣,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改性塑料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仁成,南昌大学曹文湘研究员等,分别作了《磷硬石膏的性能与应用》《磷石膏规模化安全消纳与高质化提值利用路径及创新技术》《工业副产石膏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进展》《高品位无水石膏在塑料行业填充改性中应用研究》《磷石膏功能建材的设计与制备》等报告。

招商推介_副本.jpg

本次会议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石膏建材分会主办,湖北宜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宜都市国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湖北宜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高值化产业园的湖北一夫金楚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Ⅱ型无水石膏示范项目、湖北金楚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高纯高白建筑石膏粉项目和湖北楚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磷石膏水洗净化及无害化项目,以及湖北长江国鹏科技有限公司塑料填充母粒、石膏PP中空板包装箱生产线。(陈传武)

 


相关推荐

2025石油和化工行业高新发展大会举行

业界共谋石化行业“十五五”高质量发展

2025-11-16     中化新网

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新管理办法出台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修订并颁布《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原《管理办法》2014年印发实施,对促进油气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济高效运....

2025-11-14     中化新网

铜陵化工、东铭实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中化新网讯11月4日,铜陵化工集团与东铭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滤料产品、智慧运维、产业链协同和数智化转型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图为双方签约现场。(陈源贵摄)  此次...

2025-11-14     中国化工报

中石化3家企业入选江苏制造业百强   

  中化新网讯近日,江苏省企业联合会发布2025年江苏制造业百强企业榜单,中石化旗下扬子石化、仪征化纤、扬子石化—巴斯夫3家驻苏企业入选。  2025年,扬子石化、仪征化纤、扬子石化—巴斯夫全力保...

2025-11-14     中国化工报

徽阳新材料磷石膏项目主体结构封顶   

  中化新网讯11月7日,湖北徽阳新材料有限公司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年产50万吨磷石膏提纯装置主体结构成功封顶,为后续设备安装、管道铺设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徽阳新材料磷石膏提纯装置项目是湖北区...

2025-11-14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