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0月24日,装载涠洲11-4 CEPD平台的“海洋石油228”驳船缓缓驶离海油工程青岛国际化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码头,标志着该平台陆地工程全部完工,进入海上安装阶段。
据介绍,涠洲11-4油田位于距广西北海市以南约103千米的北部湾海域,项目新建的涠洲11-4 CEPD平台是一座集钻井及处理等功能为一体的3层8桩腿多功能钻采平台,高49.5米、长87米、宽35米,投影面积超过7个标准篮球场大小,搭载生产、处理设备134套,平台总重量超14000吨,是北部湾海域重量最重、外形尺寸最大的海上油气平台。该平台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创造了北部湾区域海上油气平台尺寸和重量新纪录。
“平台搭载2套我国自主研制的25兆瓦发电设备‘CGT25-EA燃气轮机’,具备双燃料适配与在线切换等功能,可以在海上高温、高湿、高盐等极端复杂作业环境下保持稳定运行。设备机组核心部件国产化率已突破95%。”海油工程涠洲11-4油田综合调整联合开发项目总包项目经理韩延波介绍说。
据了解,中心平台管道多为高压、大壁厚管线,施工难度大、焊接要求高。平台管线总长度近16000米,焊口总数超20000道,作业高峰期近1000人参与建设。项目团队创新“模块化+一体化”建造方案,实现一体化建造完成率超99%。
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涠洲11-4油田综合调整联合开发项目现场首席段超表示,该平台设计油气年处理能力超百万吨,计划在11月上旬开展海上安装、连接与调试工作。建成投产后,将助力涠洲11-4油田扩容为涠洲油田群区域第三集输中心,与现有设施共同构成“三座海上处理中心+一座陆地终端”的辐射圈,为提升油气资源自给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支撑。
10月23日,2025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工业AI论坛在浙江宁波举行。与会嘉宾从人工智能(AI)在工业特别是石油化工领域应用的技术、政策、实战案例出发,讨论如何推动工业AI走向更深入、更广泛的应用...
近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武汉大学联合提出LoRA-Chem,首次实现单基础模型通解多类有机反应预测,在保持大模型通用能力的同时,在专业任务表现上比肩甚至超越专有模型。
为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石化化工行业的融合应用,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将于11月3—5日在大连举办“2025年石化...
10月16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和全国智能计算标准化工作组在全国智能计算标准化工作组2025年度全体会议上发布《科研智能:人工智能赋能工业仿真研究报告(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