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煤化工行业转型升级报道③ | 延链赋能:减焦增化 绿色升级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时指出,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在“双碳”背景下,传统煤化工行业如何转型?山东煤焦化行业的做法是:以低碳绿色为特色,深入研究循环利用、精细开发,延伸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力求“材”“能”兼备,从“黑”转“绿”。

  在山东省发改委近日公布的2023年度拟支持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储备项目名单中,山东荣信集团有限公司50万吨/年乙醇项目榜上有名。该项目总投资30.9亿元,此前已列入山东省“十强”产业重点培育项目名单,是中国科学院合成气制乙醇技术在山东省的首次应用,目前正加快建设,主装置开始安装。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生物乙醇原料粮150万吨、转化低阶煤150万吨,进而助推焦化、煤气化、甲醇企业产业升级,实现资源绿色、高效、高附加值利用。

  产业转型不是另起炉灶、从头再来,而是“喜新不厌旧”,推动传统产业延链赋能、转型升级。荣信集团新建产业升级项目是山东煤化工企业加力提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山东省煤焦化企业主要集中在鲁西南地区。与煤炭相关的主导产业曾占枣庄市经济结构的八成以上,该市将煤化工作为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的突破口,依托从煤焦化、煤气化两条路径同时突破,形成了10多条产业链、50多种产品,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煤气化、煤焦化、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链较为齐全的地区。为做大高端化工产业链,枣庄薛城区逐渐形成以潍焦集团薛城能源公司为“链主”,沿煤焦油深加工、煤气综合利用、苯精深加工三条产业链,向下游精细化工产业延伸的发展模式,目前已汇聚项目66个,获评山东省煤焦化工循环产业链发展模式。

  同样作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济宁市依托荣信集团、济宁碳素集团有限公司等传统煤化工项目产业基础,积极推进煤焦油下游精细化、功能化与专业化深加工利用,做强拉长产业链。这些企业持续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通过煤炭高效气化、转换化工原料、推进热电联产等新路径,促进煤焦高端、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推动煤炭从“燃料”“原料”向“材料”转变。

  荣信集团是山东省煤基精细化工“链主”企业。近年来,荣信集团立足煤化工主业,形成了煤气制甲醇、甲醇制乙醇、焦油加氢、煤沥青制高端新型炭材料等循环经济产业链,甚至连废料也被“吃干榨尽”。

  位于德州的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煤焦化起家,经过多年延伸拓展,探索出“炼焦—化产分离—焦油加工—炭黑生产—尾气再炼焦”等循环经济产业链新模式。

  近几年,金能科技着手“减焦增化”。按照“做精做细焦化”的总体思路,在德州本部退出80万吨/年焦化产能,转而延伸拓展下游深加工的精细化工产品。2022年12月,金能科技投资10亿元启动了4万吨/年山梨酸钾项目,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循环经济。该项目包括2万吨/年巴豆醛、3万吨/年山梨酸、4万吨/年山梨酸钾项目。目前装置主体已完工,力争2024年2月份单机试车、3月份联动试车、4月底竣工投产。该项目技术先进、装备一流、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大大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

相关推荐

石油与化工指数多数上涨

  上周(10月27日至10月31日),除化工机械指数下跌外,其余6个指数全部上涨。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广东石化单月沥青产量创纪录

  10月26日,随着最后一罐沥青确认全项指标合格,广东石化单月沥青产量突破10万吨大关,创该公司沥青生产最高纪录,较去年同期增长67%,比9月提升50%。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硫黄十月行情“银变金”

  今年在硫黄市场上,业内期待的“金九银十”行情演绎成了“银九金十”,9月市场升温,10月逆势大涨。截至10月30日,国内硫黄主流成交价已涨至3100元以上(吨价,下同),创近年新高;港口成交价更是连...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三桶油”前三季净赚2582亿

  近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陆续公布2025年三季报。受国际油价承压下行影响,“三桶油”效益都有所下滑,前三季度合计净利润达2582.49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共实现归母净利润832.26亿元...

2025-11-04     中国化工报

湖南化肥市场销售均价连续两周累计下跌1.2%

据湖南省商务厅监测,本周湖南化肥销售均价2542.48元/吨,下跌0.7%,同比下跌6.6%。分品种看,氮肥销售均价2114.2元/吨,下跌0.2%,同比下跌16.4%;三元复合肥销售均价2970.7...

2025-10-31     湖南石化新闻

广西石化120万吨/年乙烯装置开车

  10月26日,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120万吨/年乙烯装置正式投料,于10月27日凌晨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该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将推动形成西南地区“龙头带动、集群发展”的石化产业新生态。

2025-10-28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