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以来,国内煤沥青市场延续了3月以来的下跌趋势,继续跳水探底。截至5月13日,国内中温煤沥青、改质煤沥青主流成交价分别跌至2800元(吨价,下同)、3000元,环比跌幅分别为49%、48%,较去年12月的8000元高点跌幅均超66%,是煤焦油深加工产业链中跌幅较大的产品。由于煤沥青在煤焦油深加工产品系列中产出比例最大,其走势对该产业链后市发展具有较强引导性,引发业内强烈关注。
“煤沥青作为深加工产品中占比较重的产品,其连续跳水行情牵动整个产业链,但其跌幅已远大于该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品幅度,跳水动能释放较为充分。随着原料止跌企稳、下游及终端支撑增强以及市场成交心态向好等基础利好来临,后市有望筑底回稳,不排除阶段性止跌反弹的可能性。”辽宁贸易商孙本锋这样说。
原料止跌企稳
生意社统计数据显示,5月上旬全国焦企开工率在76%左右,较4月中旬下降了2%。煤焦油市场已连续6周下跌,连续跌幅达44%,最大单周跌幅为20.62%,进入5月上旬跌势放缓,价格止跌企稳。
“煤焦油市场经历了4月一轮快速下滑行情后,大部分地区主流成交价已稳定至5月上旬的2700~2800元。虽然仍有山西地区2550元、内蒙古乌海地区2250元这样的价格,但低价订单已陆续难寻,整体大盘阶段性企稳甚至回暖迹象明显。”孙本锋分析其主要原因时认为,“一是焦企煤焦油产量有所下降。二是经过前期焦企煤焦油去库存化销售策略的实施,焦企普遍库存处于低位,挺价销售成为当前业内共识。三是在煤焦油这一月有余的跳水行情后,贸易商优先于生产企业出库存,社会流通库存降至低位,贸易商在低价时开始积极入市。”
内蒙古一家焦化企业负责人表示,前期煤焦油行情快速跳水有一定的贸易商炒作成分,过度深跌必然会引发市场阶段性供需失衡,行情反弹也是市场规律的体现。煤焦油市场的止跌企稳对下游整个产业链起着一定的风向标作用,预计近期深加工产品的“下跌潮”也有望得到抑制。
下游支撑增强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5月13日,国内半钢胎样本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4.70%,环比增长7.01%,同比增长12.16%;全钢胎样本企业产能利用率为63.89%,环比增长12.37%,同比增长3.69%。另据电解铝行业统计,截至4月底,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4525万吨/年(包含已建成未投产的),运行产能接近4100万吨/年,全国电解铝开工率约为89%,环比提升2.9%。
“煤沥青下游中间产品及终端需求恢复性增长。截至5月12日,国内煤焦油深加工企业综合开工率仅环比提升1%,至47%。近期需求增长明显大于产品供应能力,对当前大幅走跌后的煤沥青市场形成利好支撑。不排除行情止跌反弹的可能性,可谨慎看好。”市场资深评论员邵会文表示。
另外,新能源领域方面带来的新需求虽然亮眼,光伏、新能源汽车、特高压等继续为铝需求提供增量,但仍难以弥补传统领域带来的减量。同时,从国际形势来看,受俄乌冲突影响,欧美对俄罗斯的铝产品抵制情绪较强,未来俄罗斯铝产品有持续流入国内的压力,届时铝锭进口同比或将有大幅增长可能,对国内电解铝产能释放形成抵制,进而影响上游原料行情。
成交心态向好
自5月15日开始,各地煤沥青报价均开始上移。其中,内蒙古乌海、新疆等地的低端价格已不见,成交价格回升至3000元以上,四川、山西部分地区甚至报价达4000元,区域差价仍然较大。
郑州大有燃气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孟建杰表示,市场只有在供需偏离、区域差价偏大、跌幅短期过大过快等几种情况出现时,拐点才有可能来临。目前基础条件已经具备,虽然宏观形势仍不支持,但已具备启动阶段性反弹行情的条件,这也是近期贸易商低位积极入市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成交订单的放大,阶段性筑底企稳恢复向好行情有望来临。
业内人士分析,基于原料开始止跌回暖的背景下,在煤沥青前期下跌动能释放较为充分的基础上,短时间内新增货源增长又不明显,加之区域间差价偏大会加大社会流通性。因此,市场开始出现炒作心态,有效货源可能会延迟流入下游生产厂家,阶段性回暖的概率加大。但也应防止短期炒作造成行情虚涨后,下游需求不能有效增长及市场成本无法顺利传导,综合作用导致集聚的风险会随时释放。
10月26日,随着最后一罐沥青确认全项指标合格,广东石化单月沥青产量突破10万吨大关,创该公司沥青生产最高纪录,较去年同期增长67%,比9月提升50%。
今年在硫黄市场上,业内期待的“金九银十”行情演绎成了“银九金十”,9月市场升温,10月逆势大涨。截至10月30日,国内硫黄主流成交价已涨至3100元以上(吨价,下同),创近年新高;港口成交价更是连...
近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陆续公布2025年三季报。受国际油价承压下行影响,“三桶油”效益都有所下滑,前三季度合计净利润达2582.49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共实现归母净利润832.26亿元...
据湖南省商务厅监测,本周湖南化肥销售均价2542.48元/吨,下跌0.7%,同比下跌6.6%。分品种看,氮肥销售均价2114.2元/吨,下跌0.2%,同比下跌16.4%;三元复合肥销售均价2970.7...
10月26日,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120万吨/年乙烯装置正式投料,于10月27日凌晨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该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将推动形成西南地区“龙头带动、集群发展”的石化产业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