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实现厨余垃圾制甲醇为国产双燃料船供能

  7月2日,国内航运业迎来重大突破。由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化学")生产的国内首批以城市厨余垃圾为原料的绿色甲醇,在海南洋浦港成功完成对国内首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的加注作业。中国海油化学绿色甲醇产品成功实现了从生产、销售到商业化运营的全产业链贯通,开创了"中国船用中国醇,中国港口加注"的绿色航运新范式。

微信图片_20250703102727.jpg

  中国海油化学绿色甲醇是以城市餐厨垃圾、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发酵产生的沼气为制作原料,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降低,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生命周期绿色燃料(全生命周期是指从燃料生产到最终在船上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海油化学公司绿色甲醇工作组海南项目组冯华盛说:“与柴油等传统化石燃料相比,本次加注的200吨绿色甲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25吨,相当于种植19000余棵树的碳汇效应,远超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RED)》要求的65%减排能力。”

  今年5月,中国海油化学绿色甲醇项目通过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ISCC认证),摘获欧盟认证的国内首张以城市垃圾为原料的绿色甲醇ISCC EU证书。ISCC是国际通用的生物能源认证体系,其影响力已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意味着该绿色甲醇产品以高标准减排获取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在全球航运业加快绿色转型的背景下,绿色甲醇有望成为助力航运业实现减排目标最具有潜力的清洁燃料之一。中国海油化学绿色甲醇工作部海南专项项目经理李勇透露:“下一步我们将扩大以城市垃圾制甲醇规模到3000吨/年,同时进行2万吨/年生物质气化示范项目研究。另外将对现有装置进行低碳化改造。”

微信图片_20250703102706.jpg

  此次加注作业完成,使海南省成为国内首个具备集绿色甲醇“生产、加注全链条”能力的省份,首次验证了国内绿色甲醇“产供储加”一体化模式的可行性,为国内绿色能源加注港建设及航运业绿色转型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此次绿色甲醇的成功加注,不仅推动航运燃料结构转型,更探索出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径。”中国海油化学绿色甲醇工作组组长吴洪胜表示,“未来,中国海油化学将持续深化绿色能源技术创新,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

海湾化学:锚定国际一流,构筑高端化工产业新高地

在青岛董家口经济区,海湾化学40万吨/年氯乙烯三期等一批重大增量项目近期掀起收官热潮。高端化工与新材料产业是青岛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提质发展的三大优势产业之一。新项目的陆续落地,意味着海....

2025-07-04     中化新网

巴斯夫:出售完成!收购完成!

  7月1日,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连发两份公告宣布,分别完成出售聚苯乙烯(XPS)保温材料业务和收购Alsachimie合资企业49%的股份。  巴斯夫当日宣布,已于6月30日完成挤出聚苯乙烯(XPS....

2025-07-04     中化新网

六部门发文:发展新能源船舶和绿色低碳港口

  6月30日,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并提出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打造绿色低碳港口等,加快内河航运绿色低碳转型。

2025-07-04     中国化工报

涂料涂装业绿色智造发展路径明晰

6月26日至28日,以“低碳未来·智能引领·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24届全国涂料与涂装技术信息交流会在江苏苏州举行。

2025-07-04     中化新网

上海洁达己二胺项目投料开车

中化新网讯6月28日6点28分,上海洁达尼龙材料有限公司首批优级品己二胺正式产出,标志着位于上海化学工业区的上海洁达尼龙一体化项目12万吨/年己二胺装置一次投料开车成功。该项目是上海化学工业区以英.....

2025-07-04     中国化工报

京博非粮生物基橡胶产品进入万吨级产业化阶段

  近日,山东京博中聚新材料有限公司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入选山东好成果专报。

2025-07-03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