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郑月明:加大禁限塑执行力度,支持可降解塑料发展

  中化新网讯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科董事长郑月明提交了《关于加大禁限塑政策执行力度,支持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助力解决“白色污染”的建议》。

  郑月明表示,近年来,随着“禁塑令”舆论热度下降,国内市场对传统塑料制品消费习惯有所反弹,可降解产品的推广力度减弱。调研走访发现,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快递包装、农用地膜等市场所用的一次性包装仍以传统塑料制品为主。国内多数大型商超虽然在结账处提供付费使用的可降解塑料袋、环保布袋等,但在生鲜果蔬等区域仍提供大量传统塑料分装袋,且不限量免费供应。多数小型商超、农贸市场、外卖包装等仍以使用普通塑料袋为主。同时,目前出台的“禁限塑”相关政策措施中,缺少有效的激励、处罚和纠错机制,消费层面缺乏倒逼淘汰压力,部分禁塑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此外,可降解产品市场推广力度不够,需求不足,导致行业开工率不高,影响了企业研发创新的积极性,不利于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此,郑月明认为,随着民众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和可降解塑料等产业快速发展,禁限塑工作的基础越来越扎实,推动全面实施“禁塑令”的时机趋于成熟。他为此提出4条建议。

  一是加强“禁塑令”执行和监管力度,提高日常执法检查、不定期专项抽查等频次,禁止传统塑料进入禁限塑终端消费领域,加大对限制领域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产品的处罚力度。

  二是压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将“禁塑令”的实施成效,作为评选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旅游城市的评价指标。

  三是进一步完善可降解产品标准体系,加强产品质量检测认证和标识管理,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四是支持可降解产品的回收和处理,优先在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旅游城市和旅游度假区、风景区设立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分类回收设施,建设集中堆肥处理场。


  【新闻链接】

  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白色污染”,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25年,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主要商贸场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地级以上城市的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宾馆、酒店、民宿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材料。

  “禁塑令”出台后,各地政府陆续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明确了“禁塑令”的实施范围、时间表和责任主体。在政策实施初期,媒体进行了广泛宣传,消费者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意识明显增强,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快递包装、农用地膜等领域纷纷采取措施,通过使用可降解等环保产品替代传统塑料,禁限塑措施取得了一定积极成效和突破。

  在政策支持引导下,近年来,我国可降解塑料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技术瓶颈问题逐步解决,产业规模显著提升,产品性能不断优化,竞争力明显增强,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备了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条件。

相关推荐

广西全面启动三大片区招商行动

聚力“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

2025-02-21     广西石化新闻

向“新”而行 “质”胜未来 ——走进悦康药业北京生产基地

2024年,“创新药”首进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医药化工产业聚焦新质生产力谋发展的主基调。以创新为魂,以质量为生命线,我国医药化工行业近年来在药物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创新不懈、硕果累累。

2025-02-21     中化新网

坚守主业 勇闯新路——民营企业座谈会持续引发行业热烈反响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化工行业持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深切期许,极大鼓舞了民营化工企业的干劲,也提振了企业家们...

2025-02-21     中国化工报

2025年稳外资工作怎么干?四部门回应关切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日前对外发布,释放哪些信号?当前吸引和利用外资形势如何?下一步怎么干?国新办20日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有关情况。  确保2025年内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商.....

2025-02-21     新华网

狠抓政策落实落地 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扎实办理代表委员建议提案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重点督办下,民营企业关心的拖欠账款、侵权纠纷等难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全国人大代表、奥德集团科研开发中心主任齐玉祥说。  2024年初,齐玉祥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民营企业因项目...

2025-02-21     新华网

多部门印发实施意见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

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部署全面深化生态环境领域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是国.....

2025-02-21     中化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