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7月7日,由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ISO/PAS 16846《包括低碳能源在内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热塑性塑料内衬油管》正式发布,我国在石油管材绿色制造领域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取得突破。
热塑性塑料内衬油管采用内穿插缩径工艺,将热塑性塑料管材衬入金属油管内壁,大幅提升了金属油管的耐蚀、耐磨和抗结垢结蜡性能,延长了油管使用寿命,可实现废旧金属管材的再制造和再利用,其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比传统回炉处理金属管材降低90%以上,是石油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低碳减排的重要绿色产品之一。
该标准的发布首次明确了10种热塑性塑料在油气工况环境中的适用边界,规范了基管选型及处理、热塑性塑料管材挤出与衬入、腐蚀隔离环制造与装配、接箍腐蚀完整性控制、全尺寸复合管材测试与评价等相关技术要求,对其他绿色低碳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具有示范作用。
据了解,2013年,工程材料研究院结合油气勘探开发需求,系统研究了非金属内衬复合管材的核心技术体系,首次提出了热塑性塑料在不同工况下的选材评价技术指标,建立了热塑性塑料内衬复合油管的质量控制关键技术。2021年,项目研究团队提交了《包括低碳能源在内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热塑性塑料内衬油管》国际标准提案,并于2022年10月立项。经过近3年的努力,先后召开6次国际和国内工作组会议,处理意见126条,成功获得批准发布。
近日,由甘肃省总工会主办的2025年甘肃省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绿色运维创新驱动”新能源装备运维职业技能大赛在酒泉市举办,来自该省的56支代表队、164名选手参赛。
7月12日,上海华谊工业气体公司醋酸装置、合成氨装置相继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华谊合成气供应及配套项目成功打通全流程。目前,合成气、液氨、醋酸等产品已实现稳定外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