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探零碳园区建设路径

中化新网讯 9月21日,2025零碳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洪堡零碳论坛在山东威海临港区举行。与会专家共探零碳园区建设和传统园区绿色升级路径。

洪堡零碳论坛主席、中国国际碳中和经济研究院院长蒋庆哲表示,2025年堪称零碳园区建设元年,国家层面已走过“早期探索—孕育发展—重点推进”三大阶段,先后推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园、低碳园区、绿色工业园区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等多类试点,从“小切口”协同降碳减污,到系统治理全面铺开。

“全国现有约8万个产业园区,其中工业园区占1/3,贡献了全国30%的GDP,也产生了31%的工业碳排放,改造重心正落在各工厂的节能、降耗、减碳与治污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强调,零碳园区建设须“新旧并举”,先把碳排放底数摸准夯实,再从源头提升绿电比重,同步优化产业结构,并算清成本收益,才能走得远、可持续。

李毅中表示,建设低碳零碳园区,要用碳监测摸清“家底”,锁定重点单元和环节,建立专业碳核算和“碳账目”,把直接、间接和关联排放全部纳入碳足迹管理,并为主要产品贴上碳标识。随后主动进入全国碳市场,利用自愿减排碳交易机制实现碳平衡并变现收益;电力行业已先行,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也将陆续纳入,园区须提前布局、抢占先机。

在蒋庆哲看来,零碳园区建设需通过系统路径、多模式发展与多主体协同治理,实现能源结构转型与市场化机制创新,推动园区全面零碳化。为此,他建议零碳园区必须让政府、管委会、企业、服务商等多主体各就其位。政府负责基础制度与公共服务,用碳市场、激励约束机制清除共性障碍;园区平台则成为“能碳一体”智慧中枢,全程监测碳排放、动态优化并即时反馈,把要素配置、服务供给和理念落地拧成一股绳;同时平台左手联动“价值放大市场”,右手牵引“理念实现市场”,形成“理念驱动—资源整合—协同落地—赋能共振—反馈优化”的闭环机制,让零碳愿景真正转化为协同实践。

李毅中提出“立、转、调、谋”四字路径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即以建立碳账本夯实数据基础,通过绿电转型破解能源源头减碳难题,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以全生命周期规划统筹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系统构建可复制、可持续的零碳园区发展范式。

相关推荐

儋州洋浦经济开发区: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样板间”

产值增加500%,能耗反而下降30%。这是2006年以来儋州洋浦经济开发区石化新材料产业园交出的一份“绿色答卷”。产业园含“绿”量持续提升,先后被认定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循环化改造示...

2025-10-13     中国化工报

山东公布零碳园区创建名单

近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共同发布《关于公布山东省零碳园区创建名单的通知》。

2025-10-13     中国化工报

邵阳举办循环经济产业链招商推介会

近日,湖南省邵阳市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资源循环·共赢未来”主题循环经济产业链精准招商推介会。

2025-10-13     中国化工报

随州高新区举行企业家茶话会

10月4日,“庆双节话团圆·聚产业谋发展”随州新能源新材料及医药化工产业链企业家茶话会在随州高新区举行。

2025-10-13     中国化工报

探密远景零碳产业园

在全力奔赴碳中和目标的浪潮下,远景科技集团在零碳产业园建设领域不仅携手鄂尔多斯打造了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还依托零碳产业园模式在赤峰打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绿色氢氨项目,成为行业焦点。

2025-09-29     中国化工报

以“质”换“量”向上发展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指引》(下称《指引》)。其中,要求园区要明确产业定位,“原则上不宜超过3个主导产业”。笔者以为,这是相关部门为了打造特色突出、优势明显...

2025-09-29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