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集团:搬迁实现浴火重生   

  搬迁,是近年来很多化工企业遇到的一个重要关口。如何借助搬迁实现跨跃式发展,一些企业用实践提供了生动的典型样本。海湾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化工企业之一,曾经取得过辉煌业绩的海湾集团,因地处青岛城区导致发展空间受限。2008年以来,海湾集团借助搬迁,以“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的“四化”的理念为原则,在黄岛董家口化工产业园区和平度新河化工产业园区布局了一批高端、绿色化工项目,获得了转方式、调结构的新动力,赢得了跨越式发展新空间。

  海湾集团前身是青岛市化工局,建制于1954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历经30多年的发展,青岛化工已形成了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的产业体系,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同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海晶牌聚氯乙烯、双桃牌分散染料、自力牌纯碱等产品都是行业内知名品牌。但因未能很好地适应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及随着城市的发展,企业所处的位置成为闹市区,发展空间严重受限,青岛化工整体陷入衰落,大多数企业举步维艰,亟须进行调整与转型升级。

  2008年,青岛市制定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老城区企业搬迁计划。海湾集团作为青岛老牌化工企业,涉及企业6户,职工近1万人。

  经过慎重考虑和反复调研,海湾集团领导班子认识到,服从青岛市整体战略规划,遵循国际化工产业发展规律,站到世界化工产业的制高点全面规划海湾集团的搬迁工作是唯一出路,更是重大机遇。

  “搬迁之初,我们便提出了‘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这一‘四化’理念,将之作为搬迁总的指导原则,并且做到了遵循世界化工发展规律,发展高端化工;遵循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遵循世界化工临港而建的规律,打造自己的港口码头,培育前港后厂发展模式。”海湾集团董事长李明说。

  2010年,海湾集团新河园区和董家口园区先后开工建设。在具体工艺路线设计与装备选择上,确立了20年不落后的目标与定位,坚决淘汰了电石法聚氯乙烯、80万吨/年纯碱等一批生产工艺,先后引进了英国英力士、日本氯工程、德国TGE、美国德希尼布石伟、意大利KT公司、美国贝吉尔等一批世界领先的工艺技术与装备,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趟出了一条化工发展的新路。

  2015年,40万吨/年聚氯乙烯、30万吨/年烧碱、50万吨/年苯乙烯、12万吨/年偏硅酸钠、8万吨/年化工中间体、8万吨/年硫酸钾联产10万吨/年氯化钙和8万吨/年小苏打等一批在国内领先的装置先后建成投产。其间,海湾集团市区企业全部停产,妥善分流安置职工4500余人,为青岛市老企业搬迁职工分流安置提供了样板与路径。

  “四化”为海湾集团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历经8年的打造,海湾集团一期项目达产后,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到0.55吨标煤,不到搬迁前的1/4,达到国家清洁生产标准;员工数量从搬迁前的近万人精简至3000余人,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近10倍,企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搬迁以来,创新驱动已上升为海湾发展的第一战略,他们改造关键技术上百项、调整性技术接近500项。截至目前,共申请专利89项,其中发明专利37项,实用新型专利51项,外观专利1项;参与制定了59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30项,行业标准29项。2019年,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成功获批的基础上,海湾集团着眼于创新体系建设,明确提出要加大资金投入,研发投入占比对标国际领先化工企业。

  围绕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海湾立足南北两个园区,倾力打造中试基地。同时,瞄准高端,加快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科技产业研究院、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目前,海湾科技产业研究院已经正式成立,进入实质运作阶段。

  为推动产品基础及应用研究,强化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创新资源整合与共享,海湾集团先后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接触,旨在通过资源整合,倾力打造开放型、多层次研发平台。同时,高端人才引进也有了突破性进展。

  在挖掘提升现有产品品牌价值的同时,海湾加快了高端化工的战略布局,多个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乙烯法PVC二期项目投产后,产能将位列国内乙烯法装置第一位;偏硅酸钠系列产品成为亚洲最大的偏硅酸钠生产基地;苯乙烯、双乙烯酮、分散染料、吡唑酮、二乙芳胺等产品也都在市场占有率上占据绝对优势,为打造高端化品牌奠定了基础。

  随着产能的逐步释放,搬迁效果开始集中显现。2017年,海湾集团实现销售收入54亿元,与搬迁前基本持平。2018年,海湾历史上首次迈入“100亿俱乐部”,年产值达到109.35亿元。2019年上半年,海湾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48.38亿元,同比增长2.11%;实现销售收入58.6亿元,增长18.48%;利润4.09亿元,增长19.6%。

  着眼未来,海湾集团确立了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2025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搬迁后的海湾,正如凤凰涅槃,已浴火重生。


相关推荐

中国进出口银行山西省分行副行长刘济源一行到晋南钢铁集团考察交流

4月16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山西省分行副行长刘济源一行到晋南钢铁集团考察交流,双方围绕绿色金融、产业升级及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交流。集团总裁张天福、财务总监李玉梅等陪同考察。

2025-04-18     山西能源和化工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新恒盛公司40·60搬迁项目正式步入试生产运营阶段

记者4月18日,从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该集团公司煤化工板块的江苏晋控装备新恒盛化工有限公司40·60搬迁项目于2025年4月17日21时08分顺利打通全流程实现投料生产,并产出合格产.....

2025-04-18     山西能源和化工

黑龙江博航染料化工产品亮相上海“第24届中国国际染料工业及有机颜料纺织化学品展览会”

4月16日-18日,为期3天的“第24届中国国际染料暨有机颜料、纺织化学品展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揭幕。本届国际染料展规模创历届新高,吸引了来自德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650余家

黑龙江吉地油服:锚定全年任务 跑出“加速度”

黑龙江吉地油服公司聚焦产业优势,统筹谋划、精细管理、科学排产、赋能高效生产,牵紧优化生产的“牛鼻子”,力求实现生产平稳运行。今年首季,产品产量、质量全部达到优级品标准,排污合格率达100%,各

神马氢化学公司开展职工职业健康体检活动

近日,河南神马氢化学有限责任公司组织400余名在岗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旨在切实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有效预防职业病。

2025-04-18     河南石化新闻

赛鼎焦化内蒙古美方干熄焦项目35KV变电站改造工程一次性送电成功

近日,由中化学赛鼎焦化(山西)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建设的内蒙古美方煤焦化有限公司2x150t/h干熄焦及其余热发电EPC总承包项目35KV变电站改造工程一次性送电成功。

2025-04-18     山西能源和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