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提出共建自主生态
中化新网讯 9月16日,工程数字化大会2025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认为,工业软件国产化替代正在加速进行,已经实现“从无到有”,正在探索“从有到优”,包括石油和化工工程业在内的各方要打好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提升其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
“工业软件对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应提高政治站位,扎实推进国产工业软件替代与能力提升。同时,还要加强生态建设,搭建供需交流平台,推动场景开放与平台共享,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国家战略做出更大贡献。
“工程建设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不仅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业内需加快技术融合与生态构建,以数据驱动全链贯通,以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工程实践,为行业转型注入持续动力。”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樊金龙说。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朱春田指出,我国石化行业工程设计领域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相较其他领域起步更早,工程全生命周期应用正在逐渐深入,但面临成本高和投资时间长的问题。
据了解,许多企业已开始技术“突围”。在同日举行的工业工程软件平行论坛上,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构力科技)产品运营部总监邵光信介绍了其自主研发的BIMBasePlant三维工厂协同设计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核心代码自主率100%,目前已在石化行业数字工厂设计方向进行了实践应用。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数智室主任周峰表示,BIMBasePlant可满足部分三维场景的设计需求,面向石化行业的设计功能完整度较高,基本达到国外同类软件水平。
“我们已与生态伙伴联合发布可应用于石化等领域的十余款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积极拓展AI技术在工程设计等核心环节的应用深度,践行‘平台+生态’发展战略,携手合作伙伴在多个行业领域推动标杆应用落地,共同构建国产自主工业软件生态体系。”构力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恩成说。
来自中国五环工程有限公司、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福建省冶金(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博普达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专家举行了圆桌讨论,共同探讨工业工程数字化转型与精细化管理等议题。
9月25日-26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创新大会上了解到,数智化转型已成为推动工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多家工程设计公司将数智化转型纳入战略部署。
从传统的单一制造迈向智能化的协同生产,当生产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大国工匠是否依然不可或缺?高技能人才又将如何赋能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在9月23日举行的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上,与会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