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日前,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传来消息,随着卡塔尔ISND5-2项目最后一条10英寸海管铺设完成,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工程冷金属过渡(CMT)全自动焊设备完成首次应用。
本次铺设的海管为强酸抗硫腐蚀管道,总长度约13千米,CMT全自动焊设备累计运行1200余小时,完成超1000道焊口焊接,焊缝总长度约1000米,整体焊接一次合格率超97%,各项关键指标均达到设计水平,全面验证了国产焊接装备在复杂工况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此前,由于技术壁垒、实验数据缺乏等因素,国产CMT全自动焊设备在海洋工程领域多局限于实验室和车间验证环节,面临核心工艺参数库积累不足、稳定性验证周期长、工程化应用经验缺乏等瓶颈。
据海油工程安装分公司海管作业中心经理李斌介绍,公司依托天津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成立了CMT全自动焊设备专项工作组,联合国内知名高校和厂家进行研发,成功攻克20余项关键技术难题,开展数百次模拟焊接试验,持续优化系统焊接参数、机械适配性和环境适应性。项目自主开发无衬垫焊接工艺,有效解决裂纹、变形和氢致开裂等问题,显著提升焊缝耐腐蚀性与结构可靠性,为极端服役环境下的长寿命海管建设提供了保障。
图为工程技术人员在作业前调试CMT全自动焊设备。
截至9月26日,上海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洮南市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以下简称“洮南绿色甲醇项目”)投产后已稳定运行超70天。它既是全国首个绿氢耦合生物质气化制绿色甲醇项目,也是国家首...
9月19日,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在安徽合肥组织召开《化工设备、管道外防腐设计规范》(HG/T20679)标准修订工作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全面启动标准修订。
9月27日,2025年山西(太原)能源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山西能博会”)举办首发活动,发布11项能源科技成果,集中展示山西省近年来在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其中多项涉及装备制造。
日前,在第四届(2025)石油石化工业展览会暨易派客工业品展览会上,施耐德电气发布《提升系统性能与效率的低压开关柜设计最佳实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日前,5辆满载纯氢输送用直缝埋弧焊钢管和热煨弯管的重型卡车,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装备旗下巨龙钢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龙钢管公司)驶出,将国内首批应用于纯氢长输管道的钢管产品发往河北省张家口市纯氢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