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9月首个全国科普月,一场专为6~12岁孩子打造的“科学闯关”活动开启。9月13日,由北京化工大学图书馆、国家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化工大学科协、北京化工大学工会等单位主办的科普活动,邀请150余位小学生走进“化学专利探秘局”,动手体验、动脑闯关,探寻专利背后的化学世界。
科研的“小火花”哪里来
上午9时,北京化工大学朝阳校区会议中心坐满了好奇心爆棚的“小小发明家”,学校工会常务副主席高惠玲对此很是惊喜。
“本来这个活动发布的时候,我还以为小朋友们不会那么积极,没想到报名非常火爆,大家牺牲了周末的时间,从可能比较远的地方赶到这边来,说明大家对科学、对化学实验充满了浓浓的兴趣。”高惠玲说,“今年恰逢我国专利法实施40周年,我们特意将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和趣味化学实验相结合,带领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创新,认识专利。”
图为活动现场。
科学到底有什么?科学家在做什么?科技创新怎么做?孩子们又能做什么?北京西城青少年科技馆特级教师周又红在《发明创造在身边》讲座中一一解答这些疑问。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高高举起双手积极互动,看科普视频时连连惊叹……守候在会场后面的家长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下孩子们与科学火花碰撞的珍贵时刻。
“科学家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家,是因为他们头脑中经常迸发出科研的‘小火花’,并能抓住一闪而过的灵感将其转化成现实。”周又红这样鼓励这些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们,希望他们学会抓住“小火花”,感受科学的魅力。
有趣的实验停不下
讲座结束,孩子们来到会议中心门外,在4个化学小实验操作台前有序地排起队,个个跃跃欲试,希望亲手探索化学的奥秘。“小朋友们一定要穿好实验服,戴好护目镜和手套。”在北京化工大学化学科普协会志愿者们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完成每一个趣味实验和游戏。
在蓝晒工艺实验中,孩子们用刷子将铁盐溶液均匀涂抹在纸布上,等待日光将蝴蝶图案“刻印”成蓝色印记。“小朋友,注意这个纸布只能拿在手里玩,不可以入嘴。”志愿者细心提醒安全事项。
“我最期待液体彩虹实验了!”隔壁的操作台上,孩子们在试管中缓慢滴入不同浓度的盐水,利用色素创造出美丽的液体分层——笔者注意到,这次实验用的色素皆是儿童专用色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原理在化工废水处理等领域广泛应用。
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戴伟也亲自到实验现场指导小朋友。他们一起配制护手霜,观察泡沫喷泉现象,探索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哇,成功了!”实验现场弥漫着探索的喜悦与发现的惊叹,创造的种子一颗颗撒下——或许在未来,它们将绽放出科学之花。
最精彩的环节是《发明家之路》策略桌游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化身创新先锋,模拟知识产权申请维护全过程,在风险与收益的权衡中,理解了专利作为“无形资产”的核心价值,并初步建立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知。
“太跌宕起伏了,我都快‘破产’了,突然就获得专利奖赢得了很多‘奖金’!”小朋友激动地分享游戏的感受。有的孩子甚至连续玩了三局仍意犹未尽,迟迟不愿离开。
这样的活动再多些
看到孩子们争前恐后地参与趣味实验,在化学专业就读的志愿者高博深感本次活动意义非凡:“这次活动向小学生普及化学知识,帮助激发化学兴趣,说不定就会让他们喜欢上化学,在未来选择化学专业。”
“我觉得小孩都是有好奇心的。”周又红非常认可这种注重动手实践的科普形式,“实际上小孩是不爱听理论的,纯讲知识对小孩来说不具备吸引力,他们是在好奇的基础上好动,这个好动能够让他们通过眼睛、双手对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利用感官来学习知识,肯定就对小孩有吸引力。”
家长们也为北京化工大学此次活动点赞。他们认为,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化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启蒙科学思维,这是很好的实践,希望这样的活动再多些。“通过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对科学有一定的了解,我觉得是很有意义的。”家长蒋妮说。
日前,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在同期举办的第四届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原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表示,石油石化行业要以能效提升、结构优化、技术革命、...
日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2024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责任关怀报告》(下称《报告》)并指出,石油和化工行业持续深化责任关怀实践,坚定不移地朝着绿色、安全、低碳的方向迈进,在自律引导、社会责任...
日前,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整治薄弱环节,落实落细安全...
在新疆建设兵团第八师一四九团九连九丰合作社的140亩花生示范田里,翠绿的秧苗正迎风摇曳,饱满的荚果悄然藏于土中,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图景徐徐铺展。这片充满希望的田地,正是新疆天业集团全生物降解地膜花生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