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日前,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重油催化裂解(RTC)技术的两套300万吨/年RTC装置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先后开车成功,均已连续稳定运行超1000小时,有效验证了技术的先进性及可靠性。
据镇海炼化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套新建的RTC装置是镇海基地二期炼油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除高效生产低碳烯烃外,还能大幅度压减柴油产率,为化解成品油过剩危机提供了短流程、高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在反应温度、水蒸气用量及副反应器各物流回炼比等核心操作参数均低于设计值的条件下,加工新鲜重油的乙烯产率大于4.5%,丙烯产率稳定在19%以上,远超开工初期设定的预期目标,展现了RTC技术的重油高效转化能力。运行结果表明,净化油浆固含量≤50ppm,硅+铝含量≤15ppm,完全满足下游渣油加氢及油制氢装置进料要求,实现了净化油浆多用途、高价值综合利用,为镇海炼化构建起了稳定可靠的原料供给链,为下游装置的满负荷生产提供了保障。
“在前期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借鉴此前大型化RTC装置研发与运行经验,以节能降耗和技术指标突破为核心目标,展开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研发与设计工作。项目团队不断优化蒸汽用量对产品结构的影响,通过无数次的模型测算与中试验证找到蒸汽与产品产出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反复模拟研究副反应器微观反应环境与轻烃或轻质馏分油反应特性的适配性,深入探究反应机理,最终形成了独具镇海炼化特色的主反应器和副反应器与工艺工程设计方案,为装置赋予了‘先天优势’。”石科院高级专家魏晓丽介绍,石科院还利用智能化技术为RTC装置再添助力,搭建起了RTC装置专属数据采集平台,能够实时捕捉反应器、再生器以及产品分离系统等100余项关键运行参数,并且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和处理。
“包括镇海炼化两套装置在内,目前RTC技术已经技术许可6套工业装置,总加工能力达1740万吨/年,技术水平获得国家部委和炼化企业的一致认可。”石科院副院长王子军介绍。
据悉,石科院围绕RTC技术已经先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4件,全部获得授权;申请涉外发明专利21件,已在美国、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获专利授权15件。
日前,北京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研发的多维度减震提速增效工具在川庆钻探承钻的004-S-H1井成功应用,对比国外同类产品同井、同层段、同钻头、同钻具组合,进尺增加161%,机械钻速提升14%,有效验证了该产...
近日,由中国化学天辰公司总承包的兖矿鲁南化工6万吨/年聚甲醛项目完成重大里程碑节点——主变电所顺利封顶。至此,全场包含机柜间、巡检房、风机厂房、公用工程站及循环水加药间等建筑物全部顺利完成封顶
近日,由中原油田自主研发的“井下可溶工具评价系统装置”正式投用,其耐温、耐压及智能化检测能力达到国内最高行业标准,填补了我国在非常规油气开发工具性能评价领域的装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