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集团:破解“三大难题”改出“四大提升”

近年来,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简称:鲁北集团)全面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破解产业工人队伍技能传承难、激励不足、职业发展瓶颈“三大难题”,实现了提升职工技术能力和获得感、提升团队创新能力、提升职业发展通道畅通度、提升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目标,为产业工人成长成才和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1+1+2+3”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模式

  鲁北集团构建1个引领型组织网络,打造1个创新型劳模品牌,完善2项保障型服务机制,建优3个助推型成长平台,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取得实效。1个引领型组织网络,即:完善基层工会组织设置,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截至6月底,下属各单位建立15个基层工会组织、60个工会小组,在职会员达5000人,员工入会率100%。1个创新型劳模品牌,即:塑造劳模品牌,发扬工匠精神,打造企业创新链。2项服务机制,即: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和职工权益维护机制,实现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双赢。3个助推型成长平台,即:搭建学技练艺培训、职业发展晋级、文化兴企乐业3个平台,促进产教融合,推进企业教育链延伸,锻造企业优质人才链。

  破解产业工人队伍技能传承难、激励不足、职业发展瓶颈“三大难题”

  鲁北集团从提高薪酬待遇、完善晋升通道、加强人文关怀等方面入手,打造起个人能力充分释放、团体能力高度集合的集开放、自治、参与、灵活性于一体的成长发展环境。在员工技能提升方面,依托鲁北工匠学院,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技能人才库、鼓励技能竞赛等措施,激发员工学技能、比技能的热情。企业具有独立的技术工人自主评价资格后,先后为集团和社会评定高级技师、技师、高中初级工等技能人才8500余名,为地方产业工人队伍成长注入生机和活力。推行绩效考核体系和纪律约束机制,建立科学化绩效考核和晋升体系,强化内部管理,营造你追我赶、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职工技术能力和获得感明显提升,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随着技能水平不断提升,秦清峰、马晓文等100余人从一线职工成长为鲁北集团中层以上干部,宋玉泉、董树红等400余人成为中高级技师,共有101人获评省市县各级劳动模范、工匠、首席技师、突出贡献专家、科学技术带头人等称号。通过职业发展晋级平台,职工实现技能与待遇“双提升”,全体职工及直系家属更是享受到了首都北京50余家医院“绿色通道”待遇,广大职工获得感、幸福感倍增。

  团队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企业转型升级更加有力

  在创新机制方面,鲁北集团建立完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定期举办创新大赛、技术攻关等活动,激发员工创新热情。设立创新基金,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助力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值得一提的是,该集团在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拥有100余项国内外专利、180余项重大科技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科技进步奖。

  职业发展通道畅通度明显提升,工人职业成长空间更加宽广

  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产业工人,鲁北集团设置了特色化职业晋升通道,让工人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激发其工作积极性。选拔优秀产业工人纳入晋升序列,为职工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通过多元化的激励政策,丁建建、向召平等500余人得到薪酬、荣誉、晋升等激励,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付出与回报成正比。同时,推动产业工人跨岗位、跨部门流动,鼓励工人发挥自身特长,王培林、李晓峰等160余人实现职业转型重用。同时,该集团为优秀产业工人提供国内外交流学习的机会,拓宽其视野,助力他们打造更加美好的职业前景。

  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市场竞争力稳步增强

  鲁北集团加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目前已形成多元化、高端化产业结构,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该集团共承担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20余项,拥有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环境友好企业、全总“职工书屋”和“模范职工小家”等“国字号”品牌20余个;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科技奖励,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同时,严格执行相关环保法规,落实节能减排措施,确保生产过程清洁绿色,成为全国循环经济的优秀标杆。

  今年上半年,鲁北集团实缴税金6.41亿元,同比增长163.45%,先后被授予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国家首批环境友好企业、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海洋科技产业基地等称号,成为全国唯一企业类型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今年春天,该集团获评全国产改助推企业,董事长吕天宝被授予“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表现突出个人”荣誉称号。

 


相关推荐

贵州磷化集团高品质无水磷石膏:激活绿色价值链 焕新产业“绿引擎”

今年4月,《磷石膏处理处置规范》(GB/T 32124-2024)正式实施。这一国家标准,明确将石膏基建材、市政管道、高端填料等列为磷石膏资源化核心方向,加快推动我国磷石膏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4个多...

2025-09-19     中国化工报

让海卤水在绿色循环中步步“生金”——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一水八用”发展模式探秘

  9月5日,由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青岛科技大学联合筹建的山东省海水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标志着山东省以海水综合利用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步入快车道...

2025-09-19     中国化工报

晋能控股化工产业:“三箭齐发”夯实基础管理根基

  2025年,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化工产业紧扣“夯基础、促升级、强联动、提质效”十二字方针,围绕安全、生产、技术“三箭齐发”,全面夯实基础管理根基,提升管控能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风险防...

2025-09-19     中国化工报

山焦焦油加工厂严控成本提效益

  今年以来,山西焦化焦油加工厂通过外部对标、内部挖潜、精细化管理等具体举措,全力压降成本费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09-19     中国化工报

克拉玛依石化打出生产优化“组合拳”

  今年以来,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立足自身实际,将“减油增特”作为关键抓手,在生产优化方面多管齐下,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2025-09-19     中国化工报

天能化工召开班组长座谈会

  近日,天能化工有限公司召开班组长座谈会,该公司20名班组长聚焦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员工诉求等热点话题畅所欲言、凝聚共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思路和新方向。

2025-09-19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