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口岸办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山东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2024)》的通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两区融合’‘港区联动’双轮驱动,助力口岸高质量发展”案例获评优秀案例。
据了解,2024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坚决贯彻区域协同发展思路,聚焦两区融合契机,充分发挥“港区联动”优势,坚持大交通、大港口、大物流发展理念,采取“一揽子”政策,构建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的港口运行管理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口岸监管服务能力和智慧化水平,实现口岸营商环境跨越式发展。
该区加强组织领导,充实监管服务力量。创新组建东营综合保税区通关服务局作为口岸专职管理机构,主要承担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使命,推动智慧查验优化和数字监管协同升级。成立东营港海上安全服务中心,及时有效应对海上突发情况。设置抵前警务室,执勤警力全员全时段进驻口岸一线,形成“5公里10分钟”管控服务圈,极大提升了口岸服务效能。
该区优化监管模式,提高口岸智慧化水平。创新搭建“东营港智慧管理调度平台”,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港口管理领域数据资源系统,实现港口运行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一体化,实现港口运营管理由粗放、盲目、落后方式向高效、敏捷、精细转变。推行“口岸限定区域智慧通行管理模式”和“人船货”一体化监管模式,推行出入境人员、船舶及货物监管流程由并联转化为串联,打造具有东营港口岸特色的现代化口岸管理模式。
此外,该区还深化“区港联动”资源整合,将综合保税区与港口口岸等资源进行整合,推出了“区港直达直装”模式,实现区港之间的货物快速流转。倾力打造惠企报关服务平台,进一步压缩企业通关时间和降低进出口环节综合物流成本。优化“一票多车”通关流程,允许企业整报分送、单车进出区,每年为企业节约运输成本近百万元,有效促进大宗商品保税仓储物流发展。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通过体制机制和监管模式创新,积极探索港口优势嫁接综保区口岸功能政策,不断加强口岸资源优化整合,不仅为东营市口岸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全省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供了宝贵经验。下一步,开发区将持续发力,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模式,加大港口与主导产业联动和口岸查验单位监管协作,持续强化东营港物流枢纽的功能作用,以更加优质高效的口岸服务,助力区域经济蓬勃发展。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党群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聚焦红色引领、治理提效、服务暖心三大核心,以“沉浸式共享学习阵地”“联动化高效运行机制”和“精准化暖心便民服务”构建“三维联动”体系,打造集政治引领...
近日,大连金普新区公布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63.4亿元,增长6.7%。标志着金普新区生产供给稳定增长、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全区经济运行平稳向好。
近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下称天津经开区)与上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下称上港物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聚焦“港航”核心领域深化合作,为天津经开区港产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共筑北方航运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