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11月20日,华为、中国信通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等四方联合编写的《工业与AI融合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旨在为工业企业应用人工智能(AI)提供可落地的实践指导。
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海斌在序言中指出,当前,中国工业发展正面临多重挑战,通过AI优化生产流程、提升能源效率、推动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够有效推动工业发展由依赖“规模红利”转向“效率红利”和“创新红利”,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指南》提出工业“新六化”趋势,即工业装备数字化、工业网络全连接、工控系统开放化、工业软件云化、工业数据价值化和工业智能普惠化。《指南》还对汽车、机械、制药、石化、钢铁等7大行业的应用案例和高价值场景进行了梳理。其中,石化行业正面临开采难度加大、高端产品不足、核心工艺追赶、环保与安全压力大等挑战;超过74%的全球化工企业已应用或正在试点AI;92%全球油气企业计划未来两年内投资应用AI。《指南》建议企业重点关注加速地震数据处理解释、气化炉实时优化(RTO)工艺参数实时调优、智能巡检等高价值场景。
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强调,随着AI深度融入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各环节,将催生可预测性制造、零缺陷制造、可重构自主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实现制造能力边界的大幅拓展与质量效率的能级跃升。目前,工业AI还处于单点应用向深度赋能演进的时期,价值潜力尚未充分释放,未来5~10年将开辟超乎想象的发展空间,助力工业迈向智能化新阶段。
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表示,企业要在智能时代抓住机遇,用AI构筑自身的领先优势,就要重新思考和设计企业流程:第一,构建多元算力、弹性、高效的AI原生云基础设施;第二,构建以知识为中心的数据底座;第三,构建多模态、多尺寸的模型。
11月23-25日,2025中国国际涂料智能制造产业链发展大会暨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涂料装备分会年会在江苏张家港举行。
近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陕西省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推动人工智能(AI)深度融入千行百业。
11月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福建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旨在加快福建省人工智能(AI)产业发展,促进AI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深度融合和赋能应用。
近日,2025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在苏州举行。会上,中国软件协会发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近日,我国首个实现焦炉煤气100%高效转化项目在辽宁鞍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产。该项目将钢铁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尾气全部转化为清洁能源与高附加值化工产品,为钢化联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