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9月15日,ICIS发布报告称,受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影响,叠加产能过剩导致行业利润收窄、价格下跌,石化市场,尤其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氯乙烯(PVC)的贸易流向预计将发生显著变化。
报告称,美国重启对进口PET的关税政策,将对韩国、泰国、越南、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亚洲主要出口地区构成压力。为应对关税影响,这些出口商需转向欧盟、巴西等替代市场,但同时也面临“亚洲内部市场回流”的风险。若替代市场需求不足以消化过剩产能,部分原本计划出口的PET产品可能重新流入亚洲,进一步加剧区域内供应过剩压力。
此外,印度对PVC进口实施反倾销税的裁定,叠加本国PVC需求增长,预计将改变全球PVC贸易流向。此次反倾销税对中国和美国的影响最大,中位税率远超100美元/吨。与此同时,越南和中东生产商则迎来机遇,他们可能填补中国和美国退出后留下的市场空白。
为应对产能过剩问题,东北亚石化生产商正积极推进行业整合。日本三井化学与旭化成正考虑业务部门合并,范围可能涵盖乙烯及醋酸乙烯酯单体(VAM)装置;另有知情人士透露,三菱化学与旭化成或于2027年决定是否将乙烯产能整合至单一工厂。若整合落地,日本国内VAM进口需求可能增加。
报告最后,ICIS烯烃高级分析师詹姆斯·威尔逊提醒,当前石化行业下行周期至少可能持续至2028至2029年。在此之前,行业利润难以改善,这意味着企业需将复苏希望寄托于未来5至10年,而产能整合、装置关停与成本削减将成为必要举措。
近日,标普全球商品洞察芳烃产品副总监KateLee在2025年APPEC会议上表示,尽管短期波动存在,但长期来看,苯与石脑油价差将回归合理区间。“只要美国苯库存维持低位,跨区套利窗口就将重新开启...
近期,圭亚那作为全球最新石油生产国的迅速崛起,以及华盛顿与加拉加斯之间紧张局势的升级,使南美石油工业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报告,将巴西、圭亚那和阿根廷这3个正在经历...
9月16日,以“释放大金砖合作潜力,实现包容可持续工业化”为主题的2025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在厦门开幕,34个国家及国际组织代表参会,旨在深化金砖国家及伙伴国在新型工业化、数字化转型、...
低迷的油价让国际石油巨头年初的乐观情绪消散殆尽。随着布伦特塬油价格在60至70美元/桶区间徘徊,美国页岩油行业就业岗位持续减少,市场预测转向悲观,不仅认为布伦特油价可能跌破60美元/桶,甚至认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