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剂也致癌?别闹!

 

 

  我们似乎真的进入了一个谈“化”色变的时代。人们对各种化学成分的名称保持了有史以来几乎最高的敏感度,无论是否认识和了解。三聚氰胺、膨大剂等近些年纷纷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而最近,荧光剂又坐到了火山口上。荧光剂是何方神圣?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联?我们真的需要担心它的“危害”吗?

  闹剧的背后

  继“我们恨化学”之后,方便面桶荧光剂成为又一个在网络上无限被“黑”的事件。虽然食品安全部门已多次辟谣,可是消费者们似乎还是顾虑重重。“衣物含有荧光剂会通过皮肤吸收进去、致癌,很恐怖……”这样的“热心”提醒也持续在朋友圈发酵。可能多数人并不了解荧光剂是个什么东西,但看到“剂”字,许多人敏感的大脑开始串联向“毒”。于是乎在某些不良商家或明或暗的暗示与鼓舞下,“荧光恐惧症”开始流行,拿个几十块钱的紫外线手电到处照一照,成了新的“安全”生活方式。

  闹剧的背后,是某些利益相关方期望的全民恐慌下带来的盆满钵满。然而作为代价,是荧光剂行业名声的损毁。另外,朋友圈里那些不遗余力地咒骂荧光剂的商人和看客,真的了解荧光剂吗?或许他们也不明白:荧光剂不是某一种可怕物质,而是可以产生荧光现象的一类物质的统称。


  与生活关系密切

  据了解,荧光剂已经有超过80多年的使用历史。从最初应用在纺织品上,发展到现在广泛用于造纸、洗涤剂、纺织品、塑料、涂料、油墨、皮革、防伪、激光探测甚至生物医药上,并且其应用领域仍在不断地扩大,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联系愈加密切。

  荧光剂可用于石油勘探。石油及其大部分产品,除了轻质油和石蜡外,无论其本身或有机溶剂溶液,在紫外线照射下均可发出荧光。轻质油的荧光为淡蓝色,含胶质较多的石油呈黄绿色,含沥青质多的石油或沥青质则为褐色荧光。因此,在油气勘探工作中,常用荧光分析来鉴定岩样中是否含油,并粗略确定其组分和含量。这个方法简便快速,经济实用。大庆油田就是这么被发现的。

  荧光增白剂可用于洗涤剂生产。许多衣物在穿着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泛黄,白色衣物白度下降,色彩不再鲜艳。在洗涤剂中加入荧光增白剂,可让衣物尽量恢复原来的白度和色彩。因此,国内外衣物洗涤剂中都广泛添加荧光增白剂。据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相关人士介绍,目前世界上荧光增白剂消费量的50%以上是用于洗涤剂行业。

  纺织品是荧光增白剂应用最早的领域,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织物经过退浆、精炼以后,仍带有微黄色。荧光增白剂能够在纺织品上通过吸收紫外光,发出蓝紫色荧光从而中和黄色,为织物增白,并利用其增加织物亮度的特性,使浅色织物增艳。

  荧光增白剂还是生产纸产品的一种功能性助剂,能在化学漂白基础上将纸产品的视觉白度提高10%以上,又不会引起纸浆的化学耗损。

  荧光增白剂还可用于白色或淡色油漆中,使其颜色更加洁白亮丽,同时减少紫外线对颜料的伤害,提高耐光性,延长使用寿命。

  此外,随着科技发展,荧光剂的用途日益扩大,许多高科技领域也使用它。如荧光探测、染料激光器、防伪印刷等,高空摄影用的高感光度胶片为提高感光胶乳的感光度,也会用到它。


  荧光自然存在

  说到荧光,人们会立即联想到萤火虫。夏日的萤火虫闪烁着美丽的光芒,是许多人儿时的美好回忆。实际上,荧光物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存在于各种动物体内,像很多海洋生物如虾、蟹、水母,以及陆地上的萤火虫等,它们能发光都是因为体内含有各种荧光蛋白质。一些荧光物质甚至在人的身体中也存在,比如部分氨基酸、维生素、核苷酸、荷尔蒙等。许多常见食品也都有荧光,比如酱油、普洱茶、白酒、红茶和咖啡等发酵食品,都可以产生荧光。

  那什么是荧光呢?处于基态的物质在经过某种射线(如紫外线、X射线)照射后,能量增加而发生轨道跃迁,当停止照射后,电子回到原轨道的同时,以光(通常为可见光)的方式释放出这部分能量,这种光就叫作荧光。

  安全性已被验证

  那么,最关心的问题来了,荧光剂安全吗?

  一位业内专家认为,一种物质会不会发出荧光,与其是否有毒毫不相关,因为荧光现象是一种纯粹的物理现象,没有化学反应,不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况且能发出荧光的维生素、蛋白质、色氨酸、酪氨酸以及荷尔蒙等,还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能被人体所吸收。所以说,毒性和荧光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
 
  当然,荧光无毒并不能证明荧光剂是安全的。荧光剂有很多种,安全性不能一概而论。研究表明,有的荧光剂是安全的,有的则确定是有害的,例如多氯联苯类,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进入人体后易被吸收,并积存起来,很难排出体外,动物毒性试验表明它具有致畸、致癌的作用。如果人体内多氯联苯的储存量达0.5~2g时就会引起中毒。

  但是,经常与人体发生接触的荧光增白剂则是安全的。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国外就开始研究其安全性。多国毒理学家及欧洲化学工业协会、欧洲肥皂洗涤剂协会、日本国立卫生试验机构、日本肥皂洗涤剂协会等独立组织、研究机构对荧光增白剂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发布了报告。研究结果表明,荧光增白剂没有皮肤致敏性、光毒性、经口毒性、经皮毒性、生殖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1999年,欧洲化学工业协会和欧洲肥皂洗涤剂协会启动了“家用清洁产品的人类以及环境风险评估(HERA)”项目。研究结果表明:衣物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在洗涤剂中长期使用是安全的,不会对人体和环境有负面影响。2007年10月,日本肥皂洗涤剂工业协会发布了《荧光增白剂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的风险评估结果》报告,其研究结论为:衣物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对人体与环境都是安全的。

  而在国内,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研究人员也曾就荧光增白剂的安全性做了大量研究,并有《合成洗涤剂有毒吗?》一书出版,肯定了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的安全性。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的行业标准,明确指出了可用于生产织物洗涤剂的荧光增白剂的种类,为二苯乙烯基联苯类和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类。

  2011年8月,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安全性专家媒体见面会,有关权威专家也给出结论:含荧光增白剂的衣料洗涤剂对人体和环境是安全的。

  2016年4月召开的洗涤用品原料健康风险评估指南课题专家论证会上,专家也认定洗涤产品中的荧光增白剂对于消费者是安全的,可放心使用。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贴身接触过织物里的荧光增白剂,也使用过洗衣液等含有荧光增白剂的洗涤产品。从荧光剂七八十年的应用历史来看,还没有出现过因荧光剂造成致病或人身伤害的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荧光增白剂生产厂家的工人与荧光增白剂接触最密切且接触浓度最高。调查结果显示,当年上海合成洗涤剂三厂生产荧光增白剂期间,先后有58人在车间工作过(其中工作10年以上的有12人),均没有发现接触荧光增白剂引发的皮肤病或肿瘤等。

  荧光增白剂有结构登记号的近400种,经过多年大浪淘沙,有些已被淘汰。目前世界上仍在生产和使用的几十种常用品种,均已被证明是低毒或无毒的,并且对环境也没有危害,大可放心使用。

  不与物品化学反应

  利用这个原理,人类开发出一些用于不同用途的能够产生荧光的物质,叫作荧光剂。荧光剂的种类很多,其中有一大类,能够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蓝白色的荧光,所发出的荧光强度很高,叫作荧光增白剂。目前,世界上已报道的荧光增白剂约有15种基本结构类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开发、研究和生产的不同结构和性能的荧光增白剂有40多种。

  荧光增白剂的出现开辟了一条新的增白途径,并显示了难以比拟的优越性。根据国家标准GB/T6687-2006《染料名词术语》,荧光增白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激发出蓝、紫光,与基质上的黄光互补而具有增白效果。通俗一点说,荧光增白剂就是利用光学上的补色作用使白色或浅色物品(如纺织品、塑料、纸张等)增白、增亮或增艳,它与物品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而是依靠光学作用增加物体视觉上的白度感,所以不会对物品造成损伤,这是漂白、上蓝等其他方法无法实现的,是目前最有效、最常用的增白方法。


 

相关推荐

藏碳于海:CCUS新路径

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368亿吨(温室气体总量409亿吨),二氧化碳浓度已达80年来最高值。

2024-10-18     中化新网

化工过程安全:全球化企的“考题”

随着全球化工产业链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深入变革,全球化工产业已形成发达国家技术引领、新兴经济体国家加速发展的格局。这意味着化工过程安全面临的挑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全球从业者携手合作应对挑战。

2024-10-11     中国化工报

人工智能助力破解蛋白质神奇结构密码——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解读

  数十年前,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以及设计全新蛋白质为人类所用,被认为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30年前,如果能用实验设备解析一种蛋白质结构就完全可以发表一篇博士论文,因为那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2024-10-10     中化新网

如何防范危化品装卸车风险

近年来,我国化工行业发展迅速,伴随而来的是对储运需求的不断增长,危化品的装卸安全就变得十分重要。

2024-09-27     中国化工报

“用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会致癌”是真的吗?  

  保鲜膜是一种塑料包装制品,通常以乙烯为母料,通过聚合反应制成。根据乙烯母料的不同种类,我国市场上出售的绝大部分保鲜膜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种是聚乙烯保鲜膜,简称PE;  第二种是聚氯乙烯保鲜膜.....

2024-09-27     中化新网

如何防控双氧水运输风险

8月10日,位于美国西奥多市的赢创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事故由一辆运输双氧水的有轨电车引发。值得庆幸的是,此次事故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尽管事故发生在万里之外,但其影响不容小觑,再次警醒了当前正成为舆论关注...

2024-09-13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