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板块上半年业绩分化显著

编者按 今年上半年,A股共有5424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其中,石化行业588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1077万亿元,同比下降4.93%;实现归母净利润0.27万亿元,同比下降10.28%,营收与利润呈现“双降”态势。其中,油气板块和基础化工板块表现如何?它们交出了一份怎样的中期“答卷”?《石化化工行业板块业绩分析》系列报道将分上下两篇,为广大读者进行解读。


  今年上半年,国际油价环比回落。一季度WTI原油主力期货合约均价为71.5美元/桶,二季度降至68.5美元/桶;同期布伦特原油均价从75美元/桶回落至71.5美元/桶。受此影响,涵盖油气开采、炼化、油服三大子板块的油气板块整体业绩承压,但细分领域表现分化,油服板块凭借长期需求支撑实现稳步增长。上半年,三大子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7548.48亿元,同比下降7.93%;实现归母净利润1918.91亿元,同比下降13.98%。利润降幅大于营收,反映出油价下行对行业盈利能力的直接冲击。

  油气开采业绩承压 稳步推进能源转型

  受国际地缘政治和原油价格波动影响,上半年“三桶油”业绩集体承压。3家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0668亿元,同比下降8.64%;归母净利润1750.09亿元,同比下降14.23%。由于油气开采业务与油价直接挂钩,其业绩对油价波动敏感度更高。

  除了受原油价格影响,国内化工市场毛利收窄、油气产品销量波动,也进一步加剧了业绩压力。面对短期业绩压力,“三桶油”坚持向内挖潜与向外转型双路径维持经营韧性,持续加大勘探开发投入,推进“增储上产”战略,保障国内油气供应稳定,同时降低单位开采成本,对冲油价下行带来的盈利压力。

  在能源转型背景下,“三桶油”着力布局新能源业务。中国石油积极获取风光发电指标,高效组织新能源大基地和重点风光发电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气电业务,加快实施储能示范项目,推进地热供暖项目建设。

  中国石化积极布局氢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业务,加快推动多能互补、融合发展,形成油、气、新能源“三足鼎立”之势。目前,该公司已建成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11个、加氢站144座,建成7条“氢走廊”,成为全球运营加氢站最多的企业。

  中国海油坚持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通过油气生产过程节能、绿电替代、新能源发电等多措并举,油气清洁生产取得新成效;海上首个CCUS项目在恩平15-1平台投用,开创“以碳驱油、以油固碳”的海洋能源循环利用新模式;旗下渤海油田规划建成中国北方海上最大CCUS中心,实现二氧化碳产、注、储一体化。

  炼化板块优化加速 落后产能持续出清

  炼化板块作为油气产业链中游,其业绩受原油成本端与产品需求端的双重挤压。上半年,行业面临供需错配、价格震荡下行等挑战。30家重点炼化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84.44亿元,同比下跌6.17%;归母净利润100.57亿元,同比下降14.47%。

  从产业链看,芳烃和油品产业链的景气度同比下行明显,烯烃、精对苯二甲酸和下游聚酯新材料产业链的盈利水平维持相对稳定,化纤行业运行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以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恒逸石化、桐昆股份为代表的5家民营炼化企业,合计实现主营收入4136.07亿元,同比下降10.02%;归母净利润53.69亿元,同比下降19.75%。

  从供给侧增量看,2025年将成为炼化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根据国家发改委要求,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据信达能源石化团队统计,2024年国内炼油产能约为9.23亿吨,2025至2030年或将有5800万吨新增产能。这意味着行业总产能正逐步逼近“天花板”,扩能周期已接近尾声。2025年5月,国家发改委再次明确要加快淘汰炼油等领域的低效落后产能,近期中央持续释放“反内卷”政策信号,多重因素推动下,落后产能退出速度预计将加快。

  信达能源石化团队预计,2025至2026年国内炼油产能增速将明显放缓,2027至2028年或出现负增长,炼化整体竞争格局有望迎来改善。

  油服板块稳步推进 海外拓展成效显著

  与上游油气开采、中游炼化板块不同,油服板块依托长期稳定的勘探开发需求,呈现出逆周期增长态势,成为上半年油气板块的亮点。上半年,17家油服企业实现主营收入1216.81亿元,同比增长3.73%;归母净利润56.88亿元,同比增长3.78%。

  上游资本开支的持续扩增为油服景气度提升奠定了基础。2025年全球上游资本开支恢复增长,达到5824亿美元,同比增长5%。

  近期,多家中国油服企业在中东等地区连续中标大单。8月29日,海油工程发布公告称,收到卡塔尔能源公司发来的中标通知书,中标金额约为40亿美元。8月1日,中油工程披露一笔百亿级订单,其全资子公司管道局工程公司收到伊拉克巴士拉石油公司发来的伊拉克巴士拉省海水输送管道总包项目授标函,授标金额为25.24亿美元。这是该公司今年在中东地区斩获的第五笔大额订单。杰瑞股份全资子公司杰瑞油气工程收到阿尔及利亚国家石油公司Sonatrach发送的侯德努斯天然气增压站总承包工程项目的授标函,授标函金额合计约8.5亿美元。

  当前,全球油气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油企已将数字化、智能化纳入战略规划,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改造行业流程,也为油服行业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信达证券研报分析称,原油供需紧平衡状态中长期仍将持续,油价有望在中高位运行,油服行业具备持续发展的市场基础。


相关推荐

草甘膦:久旱市场逢“甘霖”

  2024年以来草甘膦价格始终维持低位,于2025年3月触及2.31万元(吨价,下同)的阶段性低点,随后开启修复行情。截至9月21日,95%含量草甘膦报价已回升至2.75万元左右,97%含量草甘膦报...

2025-10-09     中国化工报

化工物流“迎战”行业周期波动挑战

  在日常生活依托快递实现便捷物流的同时,化工品尤其是危化品的运输却因专业性强、安全要求高而面临独特挑战。近日举行的2025(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化工展览会上,笔者了解到,从应对地缘冲突下的全球物流重...

2025-10-09     中国化工报

仙粼科技盐酸羟胺投放市场

  近日,湖北仙粼科技有限公司一体化项目一期年产1万吨盐酸羟胺一体化装置开车,产品正式投放市场。这是湖北省首次生产出该精细化学品。

2025-10-09     中国化工报

普光气田增供硫黄助力秋种

  近日,在普光气田天然气净化厂前的40米大道上,排满了拉运硫黄的车辆,一眼望不到头。9月以来,该气田主动加大硫黄生产供应力度,日均增供硫黄600余吨,环比增加10.5%。

2025-10-09     中国化工报

新乡化纤部分长丝生产线停产改造

  9月22日,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自10月1日起对其北区生物质纤维素长丝生产线设备进行停产改造90天。

2025-10-09     中国化工报

河北石化业探寻“十五五”发展路径

  9月18日,河北省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暨绿色低碳智能化新技术推介会在唐山举办。

2025-10-09     中国化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