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网讯 6月23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零碳园区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江苏省地方标准。公示期为2025年6月23日至2025年7月22日。
据悉,《指南》被列入2024年度江苏省地方标准立项计划,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承担,联合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等编制,适用于指导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开展零碳园区建设工作。
作为江苏省首个以“建设指南”形式发布的零碳园区地方标准,《指南》从能效管理、能源系统构建、基础设施升级、绿色生产、循环经济发展、运营管理、绿色低碳创新等方面明确建设要求,为零碳园区建设提供了全流程的操作路径。
在能效管理方面,《指南》要求,园区应推广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严格新建项目节能评估,实施存量项目节能改造,协同推进重点企业节能工作和园区用能系统整体优化,构建能源管理体系,推动园区内源网荷储深度融合,助力高能耗企业能效水平全部达到行业标杆水平。
在能源系统构建方面,《指南》要求,园区应积极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加大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探索绿色供冷供热新途径,持续推进电能替代,鼓励绿电绿证交易,打造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示范区。
在清洁生产方面,《指南》要求,园区应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推广产业绿色招商,推动园区及园区内企业开展国家级、省级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加快绿色工艺改造升级和“智改数转网联”运用。
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指南》要求,园区应优化园区功能布局和企业空间分布,推动园区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物料闭路循环,加强资源深度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推广集中供气供热供水,充分利用余能,促进各类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和集成优化。
在基础设施升级方面,《指南》要求,园区应推动园区建筑、交通、数据、环境、生态等基础设施绿色化升级。
在运营管理方面,《指南》要求加强低碳组织管理,搭建能碳管理平台。
在绿色低碳创新方面,《指南》要求,园区宜依托新型电力系统开展电碳因子研究,积极探索氢能开发应用,因地制宜发展风光储氢项目,推广终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在园区内的应用。适用时,园区宜运用负碳技术实现碳排放清除。
《指南》将建设指标分为三类,一类指标为必须达到的关键指标(如碳排放强度、能源效率等),二类指标为重要参考性指标(如绿色建筑比例、资源循环利用率),三类指标为激励性指标(如碳抵消量、技术创新应用),以此明确零碳园区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改革举措、重大项目以及工作进度安排,分阶段开展建设。
近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公布了2024年南京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当示范引领”先进集体名单,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经济发展部荣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4年,经济发展部在园区党工委、管办的坚强领导下,以....
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东部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近年来成绩斐然:2024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工业增加值以20.6%的增速创历史新高,连续6年跻身中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前10强,综合...
6月23日至24日,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大连会客厅”绿色石化产业推介会在天津举办。大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绍旺,天津市副市长翟立新出席推介会并讲话。大连长兴岛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赵东作区情和...
近日,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国家标准《化工园区中试基地建设导则》(GB/T44710-2024)(下称《导则》)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