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从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一钻井公司获悉,今年以来,该公司东北项目部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电代油”作为推进清洁生产的重要抓手,持续发力,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该项目部累计完成21口井的“电代油”施工,使用网电1600万度,这一举措有效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并在节能减排方面表现突出,为公司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坚实支撑。
“应用‘电代油’不仅是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的举措,更是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实实在在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招。”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一钻井公司东北项目部负责人回顾项目成效时如是说。
技术创新破瓶颈,能源替代再升级。面对不同作业场景的能源需求挑战,该公司东北项目部坚持创新驱动,精准施策。2024年,项目部成功应用4000千伏安(kVA)大容量电代油装置,有效攻克了储气库井钻机等大功率设备电力供应不足的难题,确保了施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积极为机械钻机配备高效电动机替代传统柴油机,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清洁化水平。针对地方电网容量受限的“卡脖子”问题,项目部创新性地引入“气代油”服务作为补充方案,进一步拓宽了清洁能源替代路径,实现了降本增效与减排的双赢。
统筹管理强保障,精准发力提质效。进入2025年,该公司东北项目部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大“电代油”推广力度。通过强化一体化统筹管理,坚持“提前规划、提前介入、提前动工、提前供电”的“四提前”原则,确保项目高效落地、无缝衔接。截至目前,已完成45井次钻机“电代油”现场踏勘,并成功新增7口井的电力线路建设及通电投运。为保障设备高效稳定运行,项目部设立了专职管理岗位,对设备验收、运行维护等关键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督,并加大现场巡检力度。这一系列精细化管理措施,有力保障了钻井作业的连续高效运行,成功实现了“零等停”目标,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绿色发展提速,绘就低碳蓝图。“电代油”项目显著成效,为该公司东北项目部积累了丰富的清洁能源替代经验,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环保效益。据测算,替代的柴油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1.3万吨。立足当前成果,该公司扩大覆盖范围,力争在2025年内将“电代油”技术推广至更多主力区块和钻机类型,优化运营模式,依托数字化手段提升电网接入、负荷预测和能效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持续巩固降本增效与减排成果。
(中国化工报曲照贵 通讯员张秋亮)
3月11日,陕焦公司所属陕西凯元发展新材料有限公司在陕西铜川揭牌成立,标志着陕焦公司确定的“聚力产业重塑,推动产业升级”目标落地,为低碳绿色转型发展再添新动能。
3月11日,陕焦公司所属陕西凯元发展新材料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标志着陕焦公司确定的“聚力产业重塑,推动产业升级”目标落地,为低碳绿色转型发展再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