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教授褚克:绿氨合成新路径破解减碳难题

中化新网讯 近日,兰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褚克再入选“全球前0.05%顶尖科学家”国际学术影响力排名榜单,成为甘肃省9名入选者之一。其最新研究成果是以空气与水为原料,将等离子体与电催化技术交叉融合,构建绿氨合成新路径。

Haber-Bosch法合成氨存在高能耗、高碳排放等问题。在“双碳”目标与可持续发展需求驱动下,亟须开发高效、低碳、低能耗的绿氨合成新途径。

褚克介绍说,自2024年起,其团队开启了等离子体—电催化技术用于高值化学品绿色合成的全新策略。“基于长期积累、扎实研究基础,我们不断在交叉学科领域寻找突破口,开辟了等离子体与电催化技术融合的绿氨合成新路径。”褚克谈道,该研究将等离子体与电催化技术深度交叉融合,兼具氮源绿色化、反应高效化和工艺节能化三重优势,契合国家“双碳”目标与可持续发展需求,为解决当前氨电合成效率低或间接碳排放问题提供了创新方案。同时,该路径可为其他电催化反应提供借鉴,并有望发展成为含氮高值化学品绿色合成的普适性工艺。

谈及取得的成果,褚克说:“我们团队成员来自多学科领域,这样的多学科背景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研究视角,也容易碰撞出更多的创新思路,这是我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能够持续取得创新突破的关键所在。”据悉,褚克教授组建的“先进纳米材料与能源催化”团队现有8名青年教师和3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团队研究骨干拥有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研究背景,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团队特色。团队首创“模块化”科研体系,通过“任务模块分解—模块自主创新—成果集成验证”创新科研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相关推荐

国内首座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投产

7月3日,国内首座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盐亭天然气处理厂全面投产。这是目前国内技术路线最长、工艺最复杂、功能最齐、全产品种类最多的天然气处理厂,标志着我国在非常规天然气...

2025-07-04     中化新网

国内最高含硫整装气田投运

6月30日,随着西南油气田达州净化公司原料气日处理量达到400万立方米,国内最高含硫整装气田——渡口河—七里北气田调试投运成功,标志着中国石油首个自主开发的特高含硫整装气田全产业链在西南地....

2025-07-04     中国化工报

国家发改委: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阶段性成效

6月26日,国家发改委6月份新闻发布会召开。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介绍说,近年来,相关部门着力促进新能源消纳,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5-07-01     中国化工报

镌刻煤化工发展“新坐标” ——宝丰能源全球最大煤制烯烃项目实现重大工业化突破

广袤的草原上,银塔林立,管道如织,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煤制烯烃项目——宝丰能源内蒙古年产烯烃项目正在此运转不息。

2025-07-01     中国化工报

普光气田边远井天然气回收成效显著

近日,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今年压缩天然气(CNG)充装气量突破1000万立方米,标志着其在边远井天然气回收领域取得积极进展,资源高效利用成效显著。

2025-07-01     中国化工报

石化院生物航煤成套技术通过评价

近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石化院)“劣质油脂生产生物航煤成套技术”科技成果评价会。

2025-07-01     中国化工报